工业区位论
德国韦伯著经济学著作
《工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编著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09年。
内容简介
《工业区位论》全书共七章,作者首先对区位要素进行了讨论,接着对区位要素和工业区分析做出某些假设前提。在第三章中,作者以大量笔墨重述了运输指向,在第四章中,对劳力指向进行了阐述,在第五章中,作者重点分析了聚集对区位的影响,最后两章主要阐述了工业的总体指向。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时代,是德国在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较为显著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在上述背景与目的之下,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在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原因。韦伯在提出工业区位论之前,对1860年以后德国的工业区位论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著有《工业分布论》一文,这成为其工业区位论研究的实证基础。《工业区位论》出版于1909年,是全面而系统地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区位论的代表作品。
作品思想
韦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生产活动尤为重要。而工业和制造业的经济活动的区位移动规律,是他试图建立“纯”理论的中心主题。为了“纯”理论的需要,他作了以下简单的假设:(1)只讨论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2)这种经济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域因素”,一类是“位置因素”。区域因素是指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因素。位置因素是引导工业集中于某地而非另一些地方的因素。(3)构成区域因素包括多个因素,但最终可归结为运输成本和工资两类。(4)另外假定,原料地,消费地已知,并假设劳动力没有流动性。
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韦伯在论述运输成本与工业区位的关系时,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原料指数为原料重量与产品的总重量的比值,用用公式表现为:原料指数=原料的总重量/产品的总重量。该公式表明了工业区位选择的三个原则:第一,对于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说明产品的运输量比原料大,厂址应选在产品的消费区;第二,对于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说明原料的运输量比产品大,厂址应选在原料出产地;第三,对于原料指数等于1的工业,说明原料与产品的运输量相等,则厂址设在原料产地或消费中心都可以;第四,对于原料或消费地点不只一处的工业,就会产生多角度关系,对此韦伯提出了“区位三角形”原理:假设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各有一个影响工业区位设置的因素,分别是市场(M),原料产地(Rm),能源产地(E),根据重量三角形原理,厂址应该设置在三角形的平衡点处(P),即三角形的重心。因此,韦伯指出,在各区位因素中,假如没有一个能占绝对优势,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应在来自各个区位因素吸引力达到平衡的那个点上,也就是运输量(运输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为最小的点上,或者说运费最小的点上。
在运输成本影响区位的条件下,再引入工资成本,那么工业区位就发生了新的变化(韦伯称之为第一次变形)。工资低廉的地方自然影响区位,那么与运费低所选择的区位相比,即每吨产品由于迁移所增加的运输费用同节省的工资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决定区位。书伯使用了“等运费曲线”,以某地为中心,连结到达该点的相等运费的各点,形成等运费曲线。如果把工厂迁到工资较低的区位,就等于增加了运输成本。在图上有一条称之为“临界等运费线”,在该曲线上,所追加的每吨成本的运费与节省的每吨成品的工资成本恰好相等。在临界等运费线之内的区位,运输成本追加小于工资成本的节约,该曲线之外的区位就无优势了。
韦伯认为,工业区位还要考虑工业本身的性质和工厂所处的环境,工业的性质来自两个方面:(1)该种工业生产所需运输原料和成品的总重量。如果生产所需运输原料和成品的总重量越大,则越不易被工资低廉地区吸引。(2)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即劳动成本指数)越大,则生产越易被工资低廉的地区所吸引。工厂所处的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如果根据运输成本这一单项因素所规定的区位与根据工资成本所决定的区位相近,工厂迁移的机会越多。运费率如果是下降的,工资成本的影响将增大。反之,运输成本的影响将增大。人口密度也是社会环境因素之一,人口稀疏,各地区生产率和工资差异不会很大,工资对区位的影响就小,反之,就大。
劳动力成本问题
对于某些工业来说,其产品成本构成中劳动成本占有较大的比重,对这类工业来说其区位的确定,较大的考虑因素就是劳动费用要低,基于这一点,韦伯提出了劳动系数概念,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指数/区位重量,式中之劳动力成本指数指生产一吨产品年支付的平均劳动成本,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力成本(货币单位)/产品重量(吨)。区位重量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包括原料和产品的重量,劳动系数表明:每吨的区位重量所需要的单位重量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数。
任何一个工业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劳动力成本最小值的地点和运输成本最小值的地点。作为劳动力成本指数大,区位重量小的企业,应放弃运输成本低的区位而选择劳动力成本低的区位。反之,劳动力成本指数小,区位重量大的企业,则应放弃劳动力成本小的区位而选择运输成本低的区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比较利益最大。
集聚效益问题
如果把“位置因素”引入工业区位,那么就发生了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位置因素主要指集中和分散因素。集中因素指促使工业集中到一定地区的因素,一个工厂规模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省成本,若干个工厂集中于一个地点能给各工厂带来利益和成本节约。而分散因素是相对于聚中因素的,韦伯认为在理论上没有必要研究分散因素。仍然使用等运费曲线分析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聚集使工厂获得成本节约,但工厂迁至聚集地有可能追加了运费。这样,也可以找到所增加的运费与聚集所节约的成本恰好相等的曲线,即临界等运费线,几个工业区位就有几条临界等运费线,在聚集因素影响下,几条临界等运费线的公共交叉部分将是最佳的区位。这个公共交叉部分的每一个地点都有可能形成聚集点,只有实际上支付运费总额最少的地点,将会成为工业聚焦点。
集聚效益是指工业生产因集中而形成的经济效益,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中指出将生产上或技术上有联系的工厂配置在同一个区位,形成一个工业群体,这样所提供的总的经济效益将超过各个工厂单独布局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总和。对于工业区位的确定来说,区位的确定既要考虑到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集聚效益问题。
韦伯认为,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使企业得到集聚效益:第一,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的集聚程度,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以降低成本;第二,增加与相关企业的生产联系,以获得效益如共同使用供水,供电和处理“三废”的设备。某一企业的生产同时为几个企业的生产服务等。
但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就会下降,因为当集聚规模扩大时,土地的价格与劳动力价格就会上涨,原料供应距离与产品销售距离也会增加,使运费上升,这些因素会阻碍集聚规模的继续增长,当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工业生产就会开始扩散,为了判断集聚经济效益的大小,韦伯采用的方法是先找出最低运费点,再找出最佳集聚点,然后比较在分别偏离两点时所带来的效益。
作品影响
《工业区位论》的出版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继韦伯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多是以韦伯的理论为基础而进行的。
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分析了在原材料、市场、劳动力以点分布形式的给定条件下,一个工业企业如何布局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区位选择”的工业区位理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出版信息
中译版本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韦伯(1868—1958),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1868年,韦伯出生于德国的埃尔富特,1895年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899—190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继而任布拉格大学教授,1907至1933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韦伯伦的著作除了《工业区位论》以外,还有《欧洲现代国家思想的危机》(1925年)、《国家、文化社会学观念》(1927年)、《作为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史》(1935年)、《向以往的历史告别》(1946年)、《第三者和第四者》(1953年)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23 08:1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