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巢(拼音:cháo)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产生年代不晚于西周,其古字形像树木上的鸟窝。本义即鸟窝,也泛指蜂、蚂蚁等的窝。又指坏人盘踞藏身的地方。
文字溯源
象形字。现发现最早的“巢”单字在西周文字中,图1的字形取自甲骨文“”字,其字形与西周金文一致。商周时期的“巢”下部是树(“”),上部是鸟巢的象形。大多数鸟类在树上筑巢,这种习性与“巢”的字形相合。秦代小篆(图4)将鸟巢上缘突起与主体分离,演变为“巛”形的符号,遂被后人认为是鸟巢中的雏鸟。《说文解字》小篆(图5)又将鸟巢主体分离,像两只手,有失象形的意味,但后来又将其合并。发展到隶书(图7)阶段,鸟巢主体演变为“田”字形,下部的“木”笔画也变得平直。上缘突起被保留,写作“巛”,为楷书所继承。
“巢”本义就是树上的鸟窝,如《诗经》“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有成语“鹊巢鸠占”。“巢”由鸟窝泛指昆虫、野兽的窝,如“蜂巢、蚁巢、狼巢”。
“巢”不仅是鸟兽的窝,还是人类的居所。《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说的是远古时期,先民们穴居野外,饱受风雨侵袭和禽兽侵害。于是有圣人受鸟巢的启发,教人们在树上架木为巢,搭建起简陋的窝棚,以挡风遮雨、躲避野兽,人们终于“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得以安居。先民们感激这位圣人,推举他为部落首领,尊其为“有巢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后来把房屋从树上搬到平坦的地面上,“巢”不再是人类的栖身之处,但人们用它喻指盗贼、土匪、敌人的藏身之所,如“匪巢、倾巢出动、敌人的老巢”等。古代禽类的窝称为“巢”,兽类的窝称为“穴”,“巢穴”与“巢”一样,既统指鸟兽的窝,也喻指盗匪或敌人的盘踞之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巢部】鉏交切(cháo)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属皆从巢。
说文解字注
“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注:穴部曰:穴中曰窠,树上曰巢。巢之言高也,窠之言空也。在穴之鸟,如鸲鹆之属。今江蘇语言通名禽兽所止曰窠。
“从木,象形”注:象其架高之形。鉏交切。二部。
广韵
鉏交切,平肴崇 ‖巢声宵1部(cháo)
巢,《说文》曰:“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尔雅》曰:“大笙谓之巢。”又县名,在庐江。亦姓,有巢氏之后。《左传》楚有巢牛臣。鉏交切。八。
士稍切,去效崇 ‖巢声宵1部(zhào)
巢,栈阁也。士稍切。又士交切。一。
【校释】切语上字原作“七”,据巾箱本、四库全书原本等改。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字部】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锄交切,音鄛。《说文》: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礼·礼运》: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古史考》:许由夏常居巢,故号巢父。
又国名。《周书》序:巢伯来朝。传:殷之诸侯。
又湖名。《括地志》:庐州巢县有巢湖。
又乐器。《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疏:巢,高也。言其声高也。
又车名。《左传·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注:巢车,车上为橹。
又姓。《广韵》:有巢氏之后。《史记·三皇纪》:有巢氏,有天下者之号。
又菜名。陆龟蒙诗序:蜀疏有两巢,大巢卽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蚕豆。
又《广韵》士稍切,音㑿。栈阁也。
又《集韵》庄交切,音𥊌。大笙也。
又《韵会》子小切《正韵》:子了切,竝音勦。国名。
又叶牀鱼切,音锄。崔駰《反都赋》:大汉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鸲鹆来巢。
又叶锄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赋》:王雎鸝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巛”窄“果”宽。❷“巛”三个“𡿨”等距并列,中“𡿨”两端在竖中线。❸“果”,“曰”上宽下窄,顶部宽度与“巛”相当,底部在横中线下侧;第五笔长横,宽度超过上部,中间竖笔在竖中线;撇、捺从横、竖相交点起笔,撇尖、捺脚持平,高于竖笔底脚。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汇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实际发音有异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0 23:21
目录
概述
文字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