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运输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迫需靠川盐济销,1939年春,国民政府令川盐增产加运,形成历史上第二次川盐济楚。从1938年起,全盐场开始大量起复卤井,增加盐灶,提高产量,加运盐斤,抗战八年自贡盐产年均24.45万吨。战前的自贡盐产量在四川盐产总数中的比重已下降至45%,到了1939年即上升到54%,而在1945年就占了全川盐产量的60%。自贡盐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技术的改进。从1938年开始,久大盐业公司自贡制盐厂相继采用平锅制盐、废汽制盐、枝条架和塔炉灶浓卤等新工艺。同时,在自贡率先开始真空制盐的探索试验,为我国盐业生产技术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次“川盐济楚”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盐运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迫需靠川盐济销。作为四川盐业中心的富荣盐场,便承担起了供应军需民食的重任。为此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8年3月明令川盐增产,并提出“增加产量首先从富荣两场着手”,要求自贡盐场年产食盐增加300万担,比1937年的327万担将近翻一番。“民国以来,川盐销楚区仍因其旧,即销往安陆、襄阳、郧阳、荆州、宜昌五府,荆门一州及湖南澧县等地,但安陆的京山、天门改食应盐。”川盐通过增加外运,发展了盐业生产,不仅满足了四川省的需要,外运的川盐更是满足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军民需要,粉碎了日本人实施“盐遮断”的企图。至今,在安康至镇坪一带、重庆巫溪至湖北神农架、竹山一带仍遗存当年贩售盐巴的故道、盐店旧址,成为一条饱含汗水和血水的生命线。那些号称“盐背子”的运盐工的传奇故事仍然在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