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山歌,俗称浦东老山歌。它是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
川沙山歌始于人群聚居的南宋乾淳年间,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那时,先民们在这方热土上首先开发煮盐,故有“灶”“团”和“运盐河”等老地方。后发展渔、牧、耕、织与小手工业,成为农耕社会。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劳动情绪和思想感悟,无论在农田耕作、田园劳动或场头、庭院小憩,甚至在行进途中都会不时地创作或吟诵各自喜爱的歌谣,他(她)们用自己的语言随口编唱的各种歌摇,大多是从四句头山歌发展起来。有的是几十句、数十句乃至上百句,都是有声有调,有一定韵律。有的表露自己的情趣,反映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有的向往农业丰收和美好的生活,也有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诉说、感叹,甚至不满,更多的是代表着劳动人民之间的和谐和情爱,因此代代相传。
其时,由于无文字记录(查无较早的历史资料)。后由一些塾师或乡村“秀才”把它收集起来,在传唱过程中进行加工修饰,成为优秀作品。因此,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又有一说,川沙山歌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民国时期有所发展,很多作品见于民国《川沙县志》。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上级有关部门多次派人下乡釆风,获得很大成绩。上世纪50年代中期,川沙县文化馆编印《川沙民歌》小册子,并组织文艺骨干参加江苏省松江专区的群众文艺汇演,有的山歌还上墙、上路牌进行宣传,有的在群众集会上表演,受到群众的欢迎。60年代初,浦东、川沙两县合并,上海音乐家协会也派人前来采风,与川沙县文化馆合作,编印了《川沙民歌选》(油印本)。有些歌谣经廖一鸣(上海音校教师)、陈金源(县馆音乐干部)等整理成歌曲,并组织歌队在上海群文舞台上演唱。然因“文革”,民间歌谣的釆集、演唱活动长时期处于停顿状态。直至80年代中期,对民间文字进行全面普查,抢救了大量的作品,全县有24个乡参与,编印了县、乡级的集成卷本。
进入21世纪,原川沙县文化馆的人员为抢救即将濒危的川沙山歌,又搭起平台,编印了《一把芝麻——浦东老山歌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恢复歌队演唱了几首川沙民歌,但仍未形成保护、传承机制。现由川沙新镇决定将此“非遗”项目,自2013年列入川沙文化建设的传承、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