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山夜月
蒙城八景
嵇山夜月蒙城八景之一。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死后,葬于蒙城西北的石弓山南麓。后人为纪念这位稀世奇才,在蒙城老城西北嵇山建亭,名为嵇康亭。每年春夏之际,山上桃花灼灼,绿树如云,水里莲荷溢香,随风远播;夜晚明月悬山,波光云影,一如仙境。嵇山夜月遂成为蒙城八景之一。这个美丽的经典寄托着人们对这位英才的崇敬和怀念。
蒙城县城内东北隅有一个很大的水塘,塘中间有一土丘,高数丈有一座嵇康亭,四周环水,柳暗花明,景色宜人。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今濉溪县临涣 人),曾在魏任中散大大,司马昭篡位后,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因仰慕庄子,为司马昭所忌。便隐居于此,著书立说,读书抚琴,灌园打铁,一次,他正在树下打 铁,司马昭的亲信钟会来拜访,他不予理采。后来,钟会在司马昭面前进了谗言。嵇康的朋友吕安被其兄吕巽诬告不孝之罪,嵇康据理力争司马昭乘机将二人同时入 狱,判处死刑。被司马昭所害。为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贤,故命此丘为“嵇山”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蒙城知县淡如水为纪念嵇康,修建一亭,名曰“嵇 康亭”。嘉庆九年(1804)知县周鹤立又重修,后因战乱,毁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于1962年县委工交部副部长兼城郊区委书记宋润身,重建嵇康亭。 1988年县政府又拨款重修,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昔日的嵇山,四面环水,垂柳杂花相间,鸟鸣鱼跃,景色宜人。特别是深秋季节,明月当空,凉风习习,荷花飘香,加之摇曳树影,荡漾的池水,鸣叫的秋虫,使用权嵇山月夜更加增辉。
清代蒙城知县高淑曾有诗曰:金波碧彩浸方塘,秋暮来游夜气凉。最是一卷堪坐啸,广陵遗调未全亡。又说曹丕在嵇山攻读,月明如昼,分外光明,故日:嵇山夜月。有诗云: 明月团团水一湾, 月光摇曳水涟环,良宵何处无蟾影,独爱凭栏人意问。清代名士汪作林霖也在《嵇山秋月》中写道:独上嵇山意邈然,追君绝调只狂颠,一相思处人俱往,七不堪时客自传。露下寒蛰依浅水, 月明狐鹤唳追天,何当复奏《广陵散》,仿佛松风向耳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14:4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