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洞葬
廉尸棺木放入崖洞中
崖洞葬式将廉尸棺木直接放入天然崖洞之中。藏地大多数选择在山腰和山脚,基本离村寨很近的天然洞穴中。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的石灰岩山区,基本上与江河无关,是我国南方地区苗瑶族的一种古老的葬式。尽管有的崖洞地处险峻山势,但都选在比较容易进入的崖洞作为置棺之处。
什么是崖洞葬
崖洞葬的葬具大多用木板拼合,有的在棺木外加井字形棺架固定搁置棺木。崖洞葬一般是一个家族同葬的崖洞,大多为一次葬崖洞葬,是人类早期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在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多以天然洞穴为居住之所,人死后就直接埋葬在生前所住的洞穴。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山林为他们提供了衣食之源,生时以崖洞为家,死后归葬崖洞,这是顺利成章的。
来源
崖洞葬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反映,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靠血缘纽带来维持,任何人不能离开自己的氏族而独立存在。人死后,人们仍按现实的社会生活对待死后的灵魂,因此就有同一氏族葬于同一崖洞的葬式。崖洞葬是我国西南山地粗放农业耕作兼狩猎和采集的经济生活的反映,这可以从行崖洞葬的苗瑶族的丧葬仪中体现出来,他们每个家庭都养牛,但目的不是为了出售也不是为了耕地,而是为了在葬礼时宰杀。据调查,黔桂交接山区的白裤瑶仍盛行杀牛送葬的习俗,这从侧面反映了苗瑶族的祖先仅把牛看做肉食来源的传统观念,而这以观念符合狩猎民族的特点,即把一切动物都当食物的来源。
崖洞葬的分布
悬棺葬在中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地区,有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台湾省。 福建的悬棺葬集中在武夷山地区,除了南朝梁人顾野王记载了武夷山地区的悬棺葬的壮观场面外,历代伟人墨客留下的历史文献也都有详尽的描述。如宋代地理志《舆地纪胜》、祝穆的《武夷山记》、朱熹的《武夷山图序》,明代《徐霞客游记》,清代的董天宫《武夷山志》。
江西的悬棺葬大多集中了赣东或赣东北信江流域,也在武夷山的西侧和西北侧,由于与福建崇安相邻,因为有许多像是之处,当地人称之为“仙床”、“仙机”、“虹桥板”。历史文献记载的上饶、钻山、横峰、戈阳、南城、黎川、南丰、贵溪等地的悬棺葬,保存得较多的只有贵溪县仙岩一地。仙岩属龙虎山,为武夷山脉北段,坐落在信江直流上清河畔,自然风光特别优美。仙岩原有悬棺葬70多出,留下的大多是空穴或残留棺板等。
浙江在三国时期的浙南沿海一带有悬棺。如衢州、金华、温州沿海地区,但由于年代久远,这里的悬棺遗迹很少保留。
古代台湾土著居民-----高山族先民的衣、食、住与浙南之民相似,以此推测,台湾先民在三国时可能也有悬棺葬,台湾新竹地区近现代发现有悬棺遗迹。
湖南的悬棺主要集中在沅江流域和沣水流域。沅江两岸的悬棺葬南起黔阳,辰溪,北到泸溪、沅陵等地,至今仍能看到较多的遗迹。除沅水中游以外,一直到沅水下游的桃源,常德等地还有分布。沣水横贯湖南的慈利县,慈利从地理位置看西北与湖北的鄂北土家苗族自治州接壤,西南与湘西土家族毗邻,南与桃园县相连,这些地区又都是悬棺葬流行地区,因此慈利县也是悬棺遗迹较多的地区,虽然历史文献记载不多,但实地考察有遗迹30多出。
湖北的悬棺葬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地区和清江流域,前者是指宜昌、秭归、巴东县的西陵峡和巫峡一带。其中影响较大,历史文献记载较多的是巴东县龙船悬棺葬,位于长江北岸,处于长江三峡中巫峡地段。龙船河上原有悬棺10具以上,然而近十几年认为破坏较为严重,因此今天只能见到崖上残存的木桩和散塌的棺材板。巴东县楠木原铁棺峡位于长江南岸,历来是长江三峡旅游中的一大景观。因此这一带的悬棺年代久远,棺木的色泽灰黑如铁,故得名。原有棺木多具,现也遭人破坏,棺木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几个空洞。另外就是鄂西清江流域的悬棺葬,清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主要分布在土苗家自治州和长阳地区。
四川不仅是悬棺葬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而且也是保留悬棺葬最多、最完好的地区。无论是川南、川东南,还是川东德长江三峡地区,均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棺木,包括人骨架和数量可观的随葬品。
贵州的悬棺葬分布在黔东北与川东南、湘西交接的乌江和沅江流域。
云南省的悬棺葬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地区。
广西的悬棺葬主要分布在桂北湘江流域和桂西南的左右江流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2 11:03
目录
概述
什么是崖洞葬
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