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区,
海南省三亚市辖区,位于
三亚市西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6′—109°48′,北纬18°9′—18°37′之间,总面积383.25平方千米。崖州区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4℃。截至2022年6月,崖州区下辖8个社区、24个行政村、1个南滨居。区人民政府驻三亚市崖州区崖州大道1号。截至2023年末,崖州区户籍人口114453人,比2022年末增加4242人。
历史沿革
崖州是海南历史最悠久的城郡,是中央政府在海南设立最早的行政建制之一,历史可追溯上千年。根据史载,最早使用“崖州”这个名称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秦始皇设置南方三郡,崖州是象郡,而崖城(即古崖州城,崖州区的前身)是古崖州治所所在地;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的州、郡、县均设在此处。“崖州”之名即因地处古崖州州治而得。
清朝末年,崖城分为三坊四厢,三坊即遵道坊(城内、并西门)、日升坊(城东北、环南)、起晨坊(马站);四厢即东厢、西厢、南厢、北厢。
民国九年(1920年),改称崖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崖城划归一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崖城称为仁义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废仁义乡而分城东、崖城、城西、抱古、南山、北岭、白超、水南等八个小乡。
1954年10月,原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至三亚,崖城镇正式成立。
1957年7月,撤区并乡,崖城地区并为崖城和白超二个大乡(崖城大乡由崖城、城东、城西、水南小乡并入,白超大乡由白超、北岭、南山、抱古小乡并入)。
1958年,原崖县第一区管辖的崖城、白超、梅山、港门乡和国营南滨农场合并,成立炮艇公社。
1959年,场社分开。
1961年7月,废炮艇公社,分出成立崖城、保港、梅山三个公社。
1983年,改设崖城区。
1985年,改为崖城镇。
2001年8月,三亚市实行乡镇行政区划撤并,撤销保港镇、梅山镇、雅亮乡,并入崖城镇。
2006年11月,调整乡镇区划,将雅亮片区划归育才镇管理。
2014年1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三亚市崖州区,以原崖城镇的行政区域为崖州区的行政区域,崖州区人民政府驻水南大道288号。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崖城镇下辖东关1个居委会和城东、拱北、崖城、城西、水南、大蛋、北岭、赤草、南山、抱古等10个村委会。
2004年,崖城镇下辖35个村(居)委会,共有106个自然村,299个村民小组。
2006年,崖城镇下辖31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9个黎族村委会,7个居委会,共有88个自然村,247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7月,崖州区下辖8个社区、24个行政村、1个南滨居。区人民政府驻三亚市崖州区崖州大道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崖州区位于三亚市西部,东与三亚市
天涯区毗邻,北群山连绵与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西与
乐东黎族自治县交界,南临南海;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6′—109°48′,北纬18°9′—18°37′之间。总面积383.25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50.47千米。
地形地貌
崖州区地处宁远河下游开阔地带,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山高岭峻,南部为平原海岸。宁远河中游有大小不规则的沿山台地,以及丘陵地形。沙坝泄湖海岸分布在崖州湾。崖州湾海岸主要由沙质构成。
气候
崖州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4℃,7月平均最高气温28.3℃,1月平均最低气温20.7℃,全年日照时间约2563小时。
水文
崖州区域内的
宁远河是琼南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约1039平方千米,除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外是海南岛的第四大河。发源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毛感乡仙安石林南麓,在崖州区港门村注入南海。此外,还有干流的大隆水库,总库容约4.27亿方,周边分布有文尖水库、高山水库。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崖州区域内有中低热度地面热水2处,即崖城热水塘热泉井、南滨农场热泉井各2口。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梅东至南滨农场一带,富水性中等,单层单位水量小于1.5升/秒米,岩组单位水量一般为13升/秒米;保港至水南四村一带富水性强,单层单位水量13升/秒米,岩组厚度小于130米。
生物资源
崖州区境内的热带雨林中栖息着300多种动物,其中兽类50多种,鸟类3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38种。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有鱼类1064种,虾类350种,蟹类325种,软体动物70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多达402种,鲨鱼翅、海参、石斑鱼被誉为“崖州三珍”。有海岸线绿色海防林面积9874亩。
矿产资源
崖州区矿藏量较为丰富的为金银矿,脉金矿点分布在崖城北岭,矿范围200—300米,含金矿石英脉0.61—0.8米,金品位4.2克一7克,已进行民营开采。
人口
2023年末,崖州区户籍人口114453人,比2022年末增加4242人。其中,男性58774人,女性55679人。按民族分,汉族82504人,占总人口的72.1%;黎族31044人,占总人口的27.1%;苗族51人,占总人口的0.04%;回族94人,占总人口的0.08%;壮族291人,占总人口的0.25%;其他民族469人,占总人口的0.4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崖州区常住人口为116895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崖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26亿元,占全市比重13.7%。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1%。第一产业增加值32.70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亿元,同比下降7.2%;第三产业增加值71.27亿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比例为24.5:22.0:53.5。
2023年,崖州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7.21亿元,同比增长116.0%,其中,税收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106.7%;非税收入0.31亿元,同比增长175.7%。分税种看,增值税2.01 ;亿元,同比增长5671.4%;企业所得税1.67亿元,同比增长16.5%;土地增值税1.06亿元,同比增长267.6%;契税0.58亿元,同比增长159.1%;房产税0.13亿元,同比增长32.7%;城镇土地使用税0.10亿元,同比增长9.4%;城市维护建设税0.41亿元,同比增长23.9%;个人所得税0.65亿元,同比下降13.6%。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6亿元,同比下降0.5%;教育支出3.05亿元,同比增长0.2%;社保就业支出1.57亿元,同比下降31.1%;城乡社区支出1.44亿元,同比下降25.8%;农林水支出2.34亿元,同比增长2.0%。
2023年,崖州区固定资产投资较2022年同比下降5.9%。从四大领域来看,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8%;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6%;公共服务投资同比下降56.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0.1%。
2023年,崖州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69元,同比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03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2元,同比增长8.3%。
第一产业
2023年,崖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11.9%。
第二产业
2023年,崖州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混凝土生产74.9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4%,自来水产量7927.5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2.5%。全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6亿元,同比下降9.8%,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6.5%。
第三产业
2023年,崖州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4.57万平方米,较2022年增加2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3%;2023年商品房销售额64.75亿元,较2022年增加25.83亿元,同比增长66.4%。
2023年,崖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0亿元,同比下降35.6%。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0.51亿元,同比增长32.2%;商品零售额37.93亿元,同比下降41.1%。从限上单位零售情况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26.0%,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73.6%,饮料类同比增长27.1%,汽车类同比下降20.5%,烟酒类同比下降29.0%。
2023年,崖州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800.62万人次,同比增长244.0%;旅游收入47.25亿元,同比增169.5%。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09.26万人次,同比增长133.9%,过夜游收入36.68亿元,同比增长148.3%;一日游游客69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71.6%,一日游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283.0%。全区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9家,共拥有客房总数1535间;全区有5A景区2处,分别为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
交通运输
崖州区交通便利,
西线高速公路(G98)、
海口—榆林(西)公路(225国道)、
粤海铁路和
海南西环铁路穿境而过,其中西线高速公路(G98)设有崖城、保港、梅山三处出入口,有乡道57.121公里,村道152.553公里,建有
崖州中心渔港、南山货运港、西环高铁
崖州站及旅游铁路南山站等交通基础设施。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崖州区共有各类学校32所,与2022年持平。其中,完全中学1所,与2022年持平;普通中学5所,与2022年持平;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与2022年持平;小学26所,与2022年持平;幼儿园37所,比2022年末减少3所。全区教师人数2397人,幼儿园教职工1024人。在校学生数14541人,比2022年末增加529人;小学学生10183人,比2022年末增加285人;中学生(含高中)4358人,比2022年年末增加244人;幼儿园学生5161人,比2022年末增加445人。
文化体育
2023年,崖州区在建公共图书馆1个,在建文化艺术馆1个,各类艺术表演团队26支,群众文艺队伍84支。
社会保障
2023年,崖州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5761人,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新增缴费201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6186人,增加773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1010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金额581.13万元。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00元每人每月。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
截至2020年,崖州区共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3家,占三亚市总量的74%。其中有书院、公馆、会馆、名人故居和重要古民居50多座,有新石器遗址7个,有古城墙和历史文化遗迹地20个,有民国时期历史骑楼街区,轿夫、牌坊骑楼街区等,还有红色历史纪念地等。
非遗文化
崖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历史文化价值高。其中的“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和“海南黎族纺、染、织、绣技艺”被称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已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6月,崖州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8项。
地方方言
崖州区主要语言有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主要为海南话、军话和迈话,少数民族语言为黎语。
风景名胜
崖州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辖区共有A级及以上景区2处,其中5A景区2处,分别为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同时还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崖州古城、崖城学宫等。
大小洞天旅游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大小洞天景区,为5A级旅游景区。景区是道教文化风景区,拥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景区内可以在“洞天福地”寻古代的道迹仙踪,在“福寿南山”感受长寿文化,在“南海龙王”感受中华龙文化,在“摩崖题咏”追溯古崖州文化渊流,在“山海奇观”区域的三亚自然博物馆探秘1.4亿年前生命世界。
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南山文化苑,为5A级旅游景区。景区是一座展示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大型园区,主要景点有南山寺、海上观音、不二法门、观音文化苑、天竺圣迹、佛名胜景观苑、十方塔林与归根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斋购物一条街等,其中108米海上观音是景区的亮点之一。
截至2023年8月,崖州区有海南省椰级乡村旅游点2个。
著名人物
钟芳:字仲实、中实,号筠溪。原籍琼山县,出生于崖州高山所(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水南村)。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第二名,正德三年(1508年)殿试赐二甲进士第三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嘉靖十一年(1532年)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第二年改任户部右侍郎,奉旨总督太仓,奏请朝廷赈灾抚民,缓和了灾民因干旱引起的困苦。其一生著作甚富,被誉为明代岭海巨儒。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