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殿
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
崇圣殿(景德崇圣殿)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
由来
景德崇圣殿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九间(51米),进深五间(27米),重檐庑殿顶,金丝楠木柱,地面墁金砖,为“九五之尊”的皇家建筑。清雍正、乾隆时期曾大修,更换成黄琉璃瓦顶,重绘金龙彩画。到清乾隆时期,殿内供奉主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188人的牌位。殿前月台,东西27米,南北15.5米,东、南、西三面有石护栏,南面三出陛,中为云山纹御路,东、西各出一陛。
进景德门向北,是历代帝王庙里最大的一个院落。院落正中,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据《大清会典图》附图,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栋梁五彩,崇基石栏。南三出陛,中十有三级,左右各十有一级;东西一出陛,均十有二级。景德殿与御碑亭覆瓦原为绿琉璃,乾隆二十九年改为黄琉璃。
主建筑:景德崇圣殿。祭拜历代帝王的地方,内供188尊帝王牌位。
建筑风格
景德崇圣殿之名,寓意为“景仰德政,崇尚圣贤”。它的建筑,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柱、梁、瓦、彩画等各对象上,都显示皇家建筑的尊贵与气派,属最高规制。只有宫殿、陵寝和皇家御准的建筑才能使用这种形制。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天子的“九五之尊”。每个由宽深两个方向的4根柱子包围的空间叫做一间。间,不是尺度概念,它是建筑平面上的最低单位,建筑物大小就依间的大小和多寡而定。从商代遗址和汉代明器来看,中国早期建筑的开间大多为偶数,正中间必定是柱子,人只能从一侧进出。于是,后来逐渐改为单数。九间是等级最高的。
它的屋顶是重檐庑殿式,它的瓦是黄色琉璃简瓦。它的柱子由60根楠木组成,它的彩画是金龙和玺。
殿内悬有乾隆帝的御联和匾。匾上有“报功观德”4个字。
殿内分七个神龛位,总共供奉178名历代帝王的牌位,牌位赤底金书。
正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月台。东、西、南三个方向有石护栏。台基南面三出陛,中有御路。
道光十六年(1836),富顺知县邓任坤决定重建文庙,并与当时富顺县第一大财主、贡生肖永升商议。肖永升当即表示:为了保住富顺“文章风水”,愿尽儒生之责,独肩重建文庙之任。于是雇工请匠,立即拆除文庙,特派专人前往山东曲阜县,通过任县令的富顺进士张震,取回建筑文庙的规制图纸。又从雷波、马边运回巨木,从江西景德镇定制琉璃瓦,共费资三万六千,历时四年,于道光二十年(1840)建成。自崇圣祠、大成殿、月台、两庑、戟门、更衣祭器所、下至棂星门、名宦乡贤祠、礼门、义路、泮池、桥栏、宫墙、外贤关、圣域门皆高广坚致,逾旧数倍。共占地10余亩,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庙正面为一带红墙,上塑“数仞宫墙”4个大字。左右有2门,曰“圣域”、“贤关”,非祭祀不开。进门为泮池,池上架桥三座;中为九龙桥,不通行,左右便桥,为祭祀过道。池左右有2门,曰“礼门”、“义路”,为平日出入之门,分别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池后为石坊“棂星门”,有3孔通入,坊宽22.4米,高12.65米。再拾级为“明伦堂”-即戟门,左右为“更衣祭器所”,戟门后有广场,场后有“日月坛”,中为九龙镂空浮雕,左右有石梯登台。台后为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殿高35米,为明清时期典型斗拱结构,画栋飞檐,精巧华美,脊龙昂首,跃然欲飞,琉璃金碧,映日生辉,壮丽凝重,古色古香。殿后有一院落为“泮宫”(“泮宫丹桂是富顺八景之一)。再往后,是“崇圣殿”,左右有“龙池”、“风穴”,清泉常满,大旱不涸。壁间在乾隆时镌有石刻”龙池“、”凤穴“,笔力遒劲,近代罕见。崇圣殿隆起的坎上建筑是孔子之”寝宫“。寝宫较小,只有三楹中供木刻”空子神位“(宋代以前为石刻),情地金书孔子像,系唐吴道子所画,从曲阜拓回。左右廊庑,先后曾作生员学舍、县教谕署及名宦乡贤祠。
富顺文庙有一物值得一书:崇圣殿房顶正脊塔式宝鼎内,有一黄色琉璃质的“裸体童人”!站在院子里用肉眼看不见,须用大倍数的望远镜才能看清。此童人为男性,从男根的发育程度看,应为十三、四岁,男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概有二、三十公分高。我请教过专家,也查过资料,都找不出庄严庙堂安放裸像的依据。据我分析,裸像应该是工匠们对主持修庙的学政、县令一类的文官搞的一个恶作剧。可能是文官们太颐指气使,不把工匠当人,工匠们一生气,就把这么个裸人放在圣人他爹的房顶上,让那帮眼睛长在脑门儿、只会做几篇八股酸文而无真才实学的文官们,朝光屁股男孩叩头!崇圣殿建于明朝,裸男像是最近对大殿大修时发现的,这个玩笑一开就是三、四百年!
参考资料
孔庙和国子监的门.北京市档案馆 .2024-02-19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9 18:08
目录
概述
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