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峡,汉语一级字,读作峡(xiá ),本义指两山夹水处。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峡xiá
⒈ 两山夹着的水道:三门峡(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三峡(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海峡(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如“台湾峡峡”)。
⒉ 指两山之间:峡谷(狭而深的谷地)。
基本词义
◎ 峡xiá
〈名〉
(1) (形声。从山,夹声。本义:两山夹水处)
(2) 同本义 [gorge]
仿洋于山峡之旁。——《淮南子·原道》。注:“两山之间为峡。”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王维《桃源行》
仍下峡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从峡度栈以上。
(3) 又如:峡口(峡谷之口);峡路(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又特指长江三峡
桓公( 温)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世说新语》
(4) 又如:峡口(指西陵峡口);峡江(长江自奉节县瞿塘峡以下,至湖北宜昌一段)
(5) 形容词。狭窄 [narrow]
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水经注》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峡 ·康熙笔画:0 ·部外笔画:0
广韵》侯夹切《集韵》《韵会》辖夹切《正韵》胡夹切,𠀤音洽。《广韵》巫峡,山名。蜀楚之交,山有三峡。《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嵘。《注》三峡在巴东永安县,谓西陵峡,归鄕峡,巫峡也。《盛弘之荆州记》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无断处,重巖叠嶂,隐天蔽日,非亭午不见日月。
又州名。秦将白起攻楚,烧夷陵,卽其地。魏武於此置临江郡。後魏为拓州,取开拓之义。周以其居三峡之口,因曰峡州
又山峭夹水,亦曰峡。见前岬字注。《集韵》本作陜。或作陿。
方言集汇
◎ 粤语:haap6
潮州话:giab4(kiap) hab8(hâp) [澄海]giag4(kiak) hag8(hâk)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9:56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