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本名郝永安,号青源斋主,1963年2月生于河北滦县。1980年于北国冰城军旅生活开始潜心书法艺术研究、创作,作品1985年收入《袖珍钢笔字帖》。先后在国际国内书法大赛中获奖120余次,作品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写字》《现代书法》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北京文学》《北京楹联》等五百余家报刊发表4000余幅。
出版著作
部分作品入选大型书法展百余次并被收藏;艺术简历、肖像、作品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中国硬笔书法史·人物史》《中华名人格言》等几十部辞典、书籍中。他在研习书法及篆刻艺术的同时,注重文、史、哲、美及其他姊妹艺术知识的汲取,积淀文化修养,软硬兼融,互取所长,以求各出新意。其代表作如竹笔书《情趣》《愫》《情愫》《旷野》《鹅》《清风》《
清莲》《白云飞》《
回归》《畅》《龙》《柳浪闻莺》《抒情画心》;美工钢笔书《钢笔 我依恋着你》,自作诗《江城雾凇》《槐花》,自作汉徘诗《中华情韵》《渔家情愫》《彩云唱晚》《秋韵》《悟》;尼龙笔书自撰联《迎香港回归》《畅游神州》《风采春秋》;毛笔书《鱼龙舞》《兰香》《田原早春》《枫叶流丹》等。其风格独具的刊头题字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九百余幅。岸柳的书法作品,有的配诗,有的附以创作感言,有的附随想、畅想,这种书法与诗文相融合的形式,是岸柳个人书法生涯中的一种新的追求,也常给人以意境美的联想。《检察日报》《
厂长经理日报》《
经济日报》《机关建设报》《中国冶金报》《读友》《河北日报》《西藏日报》《新疆广播电视报》《班主任之友》《公关世界》等多家报刊及数十家网络媒体以专题报道其书法艺术事迹。岸柳艺术创作观:情思的流露,意境的深邃,内容的隽永,传统与新意的有机结合。其座右铭:拙诚求艺,素朴为人。
岸柳艺术感言:
【之一】情思的流露,意境的深邃,内容的隽永,传统与新意的有机结合,乃吾艺术创作观。(1986年)
【之二】真诚的心画,无声的音乐,情趣、神采、意境,书法----- 肇于自然的哲学文化。进步之灵魂乃创新,文学艺术的发展,个性的我是主人!(2004年)
【之三】生活炼就品质,艺术升华心灵。艺术创作是将生活积淀变为艺术作品的过程,没有生活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意境高远、韵味悠长的作品大都浸含着恬澹、显现着自然。艺术是痴人的选择,传承的终极是创新。(2004年)
岸柳签名
“岸柳”签名,我突出了“山”的写意,使之山岭律动而悠悠横斜。连贯的线条,几何交织成水面与山体的自然形象,奏鸣泽国之交响!
我追求新意的表达,力求古韵的流淌。“山”,从气格上求有创意的构成;“厂、干”和“柳”,从传统上求中和、气韵、简约为美。
该签名的最后一笔“竖”,悠闲自然,宛若一只白鹭(或江南水鸟)于汀渚,曼立远视,惬意那长堤白沙、依依水草,欣闻着碧柳馨风……
《情趣》
挚 爱 永 恒
《情趣》创作谈
岸柳
《情趣》书法作品,于丙子初夏偶成。就这幅作品的整体意境,我给予她“江南春未尽,望君满载归”的创意!
一年间,《情趣》这幅作品,被全国二十余家报刊相继刊登,这说明了她是深受欢的。这期间我曾写过百余字简短的“创作感言”,并有好友对《情趣》著文赏析。但是,我认为《情趣》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过程,是我硬笔书法生涯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她给予了我特别的瞬间怡悦和激情感触,所以,今天再度回顾其情、记录其趣,与大家共赏。但愿《情趣》带着她固有的真挚内涵,姗姗走进您明丽的艺术乐园……
一、《情趣》创作,并非处心积虑和整体上的意在笔先。
《情趣》书法作品,是我用自制的竹笔蘸墨,在十六开的图画纸上一次书写而成。她的创作并不是完全的意在笔先,而是循序地笔随意识流转而成。创作当初,我只是以篆书的笔意书写“情”字竖心,试求有大树参天、枝桠繁茂、挺拔向上的盎然生机与新意,仅想表达清新
舒畅的一种情趣。我蘸墨落笔写“情”字竖心之主笔“竖”,这一竖笔顿生意趣,竟然宛如一位秀发披肩的淑女,伫立岸边,呈眺望与等待之态。这自然简练的竖笔,这匆匆的一瞬间,这维妙维肖的矜持女子的情态,令我油然怡情,并增添了我将《情趣》作品创作成功的信心。开笔得意,物我两忘。我以不同的笔致写完了竖心,其右边两竖似有枝上鹦鹉之态。迅即蘸墨以隶书笔意书一稚拙酣畅又带夸张的浓重的长横,再提笔书第二、第三横,使其横画较为细劲、笔画的边缘斑驳而具有涩感与力度。但这三横的起与止均不雷同,还呈现了远处是突兀的横岸,河中涌动着潋滟的水波之意态。我在书写这三横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笔顺,即连写了三横,这样用笔,是使其横向气势伸展贯通,并与左边竖心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势态,而后再写一竖,这一竖的位置居三横的中心偏左一些。这样安排,可以使“情”字整体紧凑而不支离。这一短竖,又像一块巨大的礁石矗立于河水中,礁石之巅又有一翠鸟小憩,并回首俯瞰。至此,“情”字仅完成了三分之二,便意趣可人。继而,我用相背的两竖笔来处理隶书之意的“月”字,使两竖下部开张,从而撑起“情”字右上之重荷。这样,“情”字便轻松地书写完成了。那么,《情趣》作品也只是完成了一半。“情”字大体上呈倒梯形,是左直右斜,又看到当时的纸张,右部空白剩余太少了,如果按平常的书写习惯,纸当然不够用,若硬写“趣”字,这幅书法将成废品。书法创作中这种局促的状态,也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具有实践性的课题。只有采取灵活机动的补救措施,才能使作品保留住已有的风采。这样,我便大胆地运用穿插错落的方法,以行隶兼顾的笔意,将“趣”字的“走”字旁,处理得低平并穿插于“情”字的右下空白处,所书就的“走”字之态,正如一位头戴箬笠的出海者摇桨而归,其下部“捺”画恰如船板浮于水中,激起水波,疾速而行。既成的意象并协调之美,使我心旷神怡,笔随意至,这时的创作进入了高潮,便形成了意在笔先的创作心态。我想,既然“趣”字之“走”字旁,有摇船之意,那么,就应是满载收获而归之船。我即用厚重浓墨以行书书写“取”左部之“耳”字,并使其高高耸立,呈收获物堆积如山之状(另外,它还有船帆之意态)。再迅以草书书写“又”字,使“撇”墨色浓重以充实空白、“捺”飘逸而具有动势。捺画,也是《情趣》作品的最后一笔,这一笔,又似活泼可爱的海豚,昂首翘尾跃出了水面。这样,所书就的“趣”字,恰似郎君摇着满载收获的船只归来!
二、《情趣》创意与宋词《江南春》词意恰恰相反,而又暗合于词人所期待的美好的意境。
“江南春未尽,望君满载归”作为这幅作品的创意,是《情趣》作品书就后,依据她所表达的意境,且此意境又恰恰相反于北宋寇准所创三十字三平韵单调小令《
江南春》之意。即“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在此,我将该
词大致意思聊作简释:水波潋滟延伸很远很远,岸边垂柳在春风里婆娑起舞,依依含情。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四周环抱的萋萋芳草生发向远方,太阳西斜,照着红纷纷的杏花在飞舞飘香。江南这妩媚的芳春、美好的景色过去了,而远离的亲人却不能一同欣赏与分享,一次次岸边翘首盼望亲人归来,情真意切,柔肠离索,从春天到夏天,连汀洲的水草都已经长满,想念的亲人还是没有归还。词人的单调小令,词句凝炼、词意婉约隽永,我很喜欢。这幅《情趣》作品又恰巧相反于《江南春》这首词之意境,所以我给予了她“江南春未尽,望君满载归”的创意。我想,这个创意不正是词人所应描述、所期待的美好的意境吗?
综上所述,《情趣》竹笔书法是一次性创作而成的作品。她意象迭出、诗情画意、所表达的整体意境同宋词的关联与暗合,使她与众不同,颇具特色。这幅作品我借鉴篆隶行草书体笔意,综合用笔,注意了点画间的相互照应、揖让错落,尽量体现正侧笔锋的巧妙过渡与结合,追求浓淡疾涩、既富于变化又整体协调、饶有意境的艺术效果。
诚愿《情趣》为您亮丽的艺苑平添一抹新绿。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二日于青源斋
《旷野》
写意“鹭点烟汀”感言
岸柳因为喜欢苏轼《行香子》词,喜欢东坡居士的“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动静相生、自然闲适的词意。所以,我也爱遥想那烟雾袅袅的静谧情境……
记得我的第一幅毛笔字,是1986年在恩师冰其(时浪)先生的书房中书写的——《鹭点烟汀》浅褐色纸质的条幅,拙作曾得孤竹一枚先生和当时在滦州挂职锻炼的王家新方家的赞许。那幅作品,已于10年前随同恩师带至其故园江苏常州了。荣幸与恩师忘年之交,感激恩师大雅垂教!
今以竹笔再次(简约地)写意《鹭点烟汀》,试以“鹭汀”二字构成,求其意象。我便努力采撷“白鹭”的点立之态与烟雾弥漫的“汀渚”之意,有意地省却了“点烟”两字。在用笔上追逐水气氤氲的笔画表达,求索视觉上的层次感和空间上的距离感。一方“鹭点烟汀”的印章是我于1991年刻制的,钤于作品之中,尽管其拙,但愿互补其意。同时,也愿将1996年的竹笔书作《旷野》贴来,一并吟赏苏公那超逸恬静的“鹭点烟汀”……
拙印《鹭点烟汀》有一段真实的故事!我的恩师陈冰其(笔名时浪,现年77岁,书画家,装裱师)先生于滦州工作40余年,好诗书画印与收藏。1991年冰其师给我几块化石,他说这也可以刻印章,不妨一试。于是,我便试着刻了一方《鹭点烟汀》(厚度约2厘米)。我以回文的形式结构“鹭点烟汀”四字,又将篆字的笔画夸张变形以求其意。这种化石石质软而脆,刻罢观之,有几处脱落了笔画,不够理想。于是,我便将其送给了当时三岁的儿子(因儿子尚小时常在地板上乱涂乱画地玩耍),我说给你当石笔吧,随便划了它。我也就不管这《鹭点烟汀》之有无了。过了几年,在我刻印章的时候,有心的儿子并没有把那方印章随意地涂画废掉,竟然又把它从他的文具盒里拿出来还给了我。睹物而生情——“鹭点烟汀”那份悠悠的意境再上心头!后来我将其背面及周边四面磨平,取另一块石料磨得边面平齐,再以
502胶水将二者粘合成了一枚较为完整的、能方便使用的印章。
愿将这方拙印,在我的拙书中,唱和那悠远的烟雾袅袅的静谧——鹭点烟汀……
《回归》
创作感言
岸柳
“回归”以行隶笔意创作而成,注重了浓淡相间、疾涩相宜和气脉的贯通。“回”字画中藏燕,即“回”字末笔有“燕子飞回”的意象!澳门选定“燕子”为回归吉祥物,“回归”书法与吉祥物“燕子”之巧合,令我欣然。在璀璨明珠——澳门回归祖国之际,奉上此作,谨愿为喜庆增添一份怡悦!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日于青源斋
竹韵笔情涌心声
竹韵笔情涌心声
岸柳
提起竹笔书法,我们并不陌生,她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钢笔书法”称谓的出现,进而生发的以硬质材料为书写工具的“硬笔书法”,竹笔则是以竹质材料,如竹枝、竹管、竹片等制成的书写工具.竹笔是硬笔书法范畴的书写笔种之一,以竹笔书写出的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人们便直接地称其为竹笔书法。
竹笔书法的特点是:由于竹笔笔尖的角度、大小可以自行决定制作,加之竹笔用墨的干湿相间,可表现出点画的浓淡虚实而富有变化、线条的飞白诡谲而意象无穷。 经过二十年来对竹笔书法的潜心研习、创作,笔者有一些作品相继被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在创作上,也有一些体会、感悟。今撰拙文,愿与爱好竹笔书法的同道师友交流,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夸张突变,体现虚实呼应的用笔。
竹笔较之于钢笔、圆珠笔、记号笔以及毛笔,在吸墨、储墨和运笔上的活性处于劣势。其执笔方法,又有与其它笔种有不同之处:竹笔书写时,是靠执笔的角度变化和旋转笔管来表现出不同的笔画、笔迹的。竹笔的用笔是较难的,这就需要我们锲而不舍与千锤百炼。
竹笔书法应该尝试用笔的夸张突变。她关键是要夸张的适时、突变的谐和。竹笔线条虚实变化的巧妙表达,可在我们的视觉上形成远近距离的呼应关系。因而,使作品具有时空之感、立体之美,可让人产生宏阔的、丰富的、瑰丽的联想。如拙作《畅》《鹅》《龙》《清幽》《旷野》等便是我的尝试。
二、博征约取,创造富有新意的结体。 什么是书法的创新?我认为书法创新应该是:作品不与古人同、不与时人同,它既吸纳着古人之意蕴,又富含着时人之情趣,体现着古韵新意的独特的我。
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哪里呢?它在勤勉勤学里,它在博征约取里,它在厚积薄发里,它在文化的积淀里!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应作为我们书法同道的创作信条。只有学而化之,才能融汇贯通。书法重用笔、也重结体。结体的不同,可创作出不同神采的作品来。因此,我们想创造富有新意的结体,就要吸纳前人的结体规律与成法、博采众长并时时锤炼自己。有新意的作品,不仅体现在用笔上,而且还要体现在结体上。我努力创作的作品有一些,如《白云飞》《情趣》《愫》《清莲》《柳浪闻莺》等。
三、设置矛盾,追求对立统一的章法。
对于书法作品而言,平淡无味、无奇,便失去了艺术的特质,更无从谈起欣赏它的意义。书法艺术是抽象的哲学,追求整体的对立统一。我们创作时应自我设置矛盾,允许它矛盾丛生,力争使书法作品在对立中表现得协调统一。竹笔书法的创作也不例外,要积极设置矛盾、处理矛盾,如浓淡虚实、粗细长短、疏密开合、疾涩湿枯、方圆滞畅等。我们要将这些矛盾融入书作之中,而且涵容的越多、解决的越佳,那么,笔下的作品,便会意境愈深、意象愈多、效果愈佳。
我们在追求对立统一章法的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名章与闲章的恰当运用。要依据作品选择闲章内容,并适当地使用于作品之中。这样,既协调书法的章法又咏志寄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使用印章的便利,我自治了多枚名章、闲章。如名章:“肖形岸(一字印,让人自然而巧妙地联想到--意象的岸柳)”,写意斋号章:“青源斋(有亭阁飞檐,曲水款流,杨柳成行之意)”,闲章:“求新意”、“写我心”、“心画”、“长乐”、“在水一方”、“寄我真情”、“自然为师”、“家在滦河西畔”、“澹泊清雅乐吾心”、“肖形兔”。常用于作品之中,寄托我与硬笔书法的一片情愫。
如果我们在用笔、结体富有创意的书法作品中,能够恰当地使用个人的名章与闲章,作品的章法就会更加的协调。我体现着富有创意的用笔与结体,并追求着章法之美的作品有:《鹅》《龙》《回归》《塞北风》《冰雪之恋》《曲径通幽》等。
四、计白当黑,抒情更画心。
竹笔创作与其它的笔种创作一样,注重抒情画心的同时,更要讲求作品表现上的“计白当黑”,即我们书写时,整个纸面上抒情的墨痕与所留下的空白,要呼应得当、互生意趣、自然成韵。我尽力表达的作品有:《春》《情愫》《渔歌》《澹泊》《旷野》《白云飞》《塞北雪》等。
五、臆造诗境,功夫在诗外。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大诗人陆放翁劝子诗句,我们不妨套用在学习书法上,即汝果欲学书,功夫在书外。“我书臆造本无法,此老胸中常有诗。”大文学家、大书法家、画家苏东坡之句
一语道破天机。书法需要文、史、哲、美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姊妹艺术知识滋养与积淀。所谓融会贯通、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如是也!
竹笔书法,十几年前曾有报刊媒体推介过,但并没有在广大读者的心中留下多深的印象。近年来,由于大部分书法专业报刊对竹笔书法不屑一顾地“拒载”、宣传乏力,使得这风姿独具的艺术在人们的心中日趋淡漠。而今致力竹笔书法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因其笔墨难以驾驭,致使望而却步者较多。这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艰难的事情往往是奇崛的。
理想的竹笔书法,技艺表现是高超的。她既要体现驾驭笔墨的高难度,又要充分展现笔画的疾涩枯润、墨分五色、对立统一的丰富变化。竹笔以其独特的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创造并展现着诗情画意的作品。竹笔书法正以其年轻的生命,惠人以诗意之美、意境之美的丰富联想!
最后,让我占用贵刊两行版面,以旧作拙诗《笔墨情真》聊表自己对书法艺术的一份挚爱:
诗韵文心意,笔情墨趣人。
任尔长短论,我写我胸襟!
《龙》
龙字畅想
岸柳你拥有遥远而神秘的故事,
你拓展开五千年东方灿烂的文明,
你是十二亿炎黄子孙顶礼膜拜的图腾。
二零零零
龙年喜相逢,
新世纪、新千年
歌吟起程,
你驾雾腾云、气贯长虹,
召唤华夏儿女,
鼓荡雄劲的中国风!
----- 观国庆五十周年盛典感怀而书《龙》字,并《十六字令》填词。
龙!倒海排山气贯虹。真情在,吟唱九州风。----- 岸柳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于青源斋
《愫》
创作随感
岸柳
戊寅(1998年)阳春书来《愫》字一幅,原想题款以“竹笔情愫”示我真爱。仔细观之,她尚有另番意蕴。于是,我便以“池边赏莲”作为这幅竹笔作品的意境之款。《愫》的竖心主笔,似一位亭亭玉立、高盘发髻的女子站立池塘边,她不恋背后的环环涟漪,而独爱欣赏(双手轻扶)那出淤泥而不染、几经风和雨、清香依然浓的秋之素心莲子。
《春》
春的畅想(作者:岸柳)
喜鹊
欢快地飞向
丽日普照的村庄
同栖沐浴和风的枝头
温馨吉祥
为人们
尽情地歌唱
好一个
明媚的
融融春光
创作感言
岸柳
喜迎新千年、新世纪第一个新春,我创作了这幅竹笔书法“春”,借鉴了篆书“春”字,即“草”字头加以“屯”、“日”两字上中下结构而成。有感于古人造字篆书“春”的意象,优雅而融洽——萋萋芳草,欢乐村庄,灿烂太阳。于是,我将“春”字的“草”字头书写成一双报春的喜鹊,欢快地飞向丽日普照的村庄,同栖沐浴和风的枝头,温馨吉祥,为人们祝福歌唱!(2000.01 岸柳并记)
十六字令
春!鸟语花香气象新。风和畅,旭日染乾坤。----- 岸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