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库和河道的岸坡可能或已经发生崩塌的部位的观测。
观测目的
进行岸坡崩塌观测目的在于掌握岸坡崩塌的变化情况和规律,预测岸坡崩塌的发展,推断可能带来的影响, 分析岸坡崩塌的原因, 研究采取适宜的防护或处理措施。
岸坡崩塌类型
岸坡崩塌观测主要有水库岸坡崩塌观测和河道岸坡崩塌观测两种。 水库岸坡崩塌观测也称坍岸观测或岸缘变形观测。 水库蓄水后, 岸坡常会因库水浸入和风浪冲刷而产生崩塌。 崩塌土体侵占库容,影响水库寿命和安全。开展水库坍岸观测, 为研究库容变化提供资料。 坍岸观测一般不单独进行, 而是结合在包括水库淤积和坍岸两者在内的水库大断面观测中。 观测时通常是在岸坡崩塌部位先选定若干重点区和典型断面。 重点区最好能代表不同的岸高和坡度、 不同的土质和不同的迎风方向, 以便能从多因素综合影响中分离出不同因素的独立影响。 对于坍岸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地区, 应列为重点区。在重点区内选定几个典型断面。 典型断面除应有足够的代表性外, 并应尽量选择在测量条件较好的位置。 最大的断面应列为典型断面。 在坍岸观测中, 地形测量一般比断面测量的次数少。 在水库运用初期或水位变幅大、 岸坡崩塌发展剧烈时, 断面测量每季度一次, 一般每年观测一次。 当坡脚部分已形成稳定的浅滩, 且库水位经常在浅滩范围内变化时, 可3~5年观测一次。 但遇风浪较大或降雨较多或库水位骤然升降, 以致岸坡有显著崩塌时, 应增加测次。 岸坡崩塌观测范围, 无论是地形测量或断面测量, 岸上都应测到可能崩塌的最大范围, 水下都应测到坍塌土体可能波及的最大范围。 所有的永久基点(如水准点、三角点及断面桩等),都应设在岸上可能崩塌的最大范围之外。 进行坍岸观测的同时应掌握库水位、 水库淤积、 风浪、 沿岸流, 地下水位及土壤的物理、 化学与力学特性等资料。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 坍岸观测还可采取摄影航测方法, 选择适当固定摄影位置, 在塌岸处布设若干标志, 逐次拍摄照片, 对照分析。
岸坡崩塌是河道演变的现象之一。 开展河道岸坡崩塌观测, 可为研究河道演变规律和防治措施提供资料。 河道岸坡崩塌情况, 一般能在河道横断面测量成果中得出反映, 所以常不单独进行河道岸坡崩塌观测。 观测时通常先选定若干有代表性的重点地段和典型断面, 并参照水库岸坡崩塌观测中所列条件进行选定。 一般发生严重岸坡崩塌的弯曲河段, 应列为重点地段; 主流贴岸、 迎流顶冲或环流强度大的崩塌处, 应列为典型断面。 在开展河道岸坡崩塌观测的同时, 应掌握岸坡前的水位、 流速、流态、含沙量、 风浪和流冰等资料。 观测的测次, 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岸坡崩塌显著地段,每年观测一次。一般3~5年观测一次。 河道岸坡崩塌观测也可采用摄影方法和实地测量方法。 但后者工作量较大, 不便大规模经常进行。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已有一些国家用遥感观测取代实地测量。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航空摄影方法获取的资料来分析河道演变、变形,如长江、 黄河的某些河段已有多次航空摄影照片。 从这些照片中, 不仅能分析河道的形态变化、 岸坡崩塌变化, 并且能分析出岸坡的地质组成及古河道分布等情况, 能提供许多难以从实地测量中获取的有用资料。 80年代, 中国开始通过卫星照片来分析河道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