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青苗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岷县青苗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青苗会民间祭祀是流行于甘肃岷县锁龙乡部分村社的一项独特而神秘的神灵祭祀活动。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青苗会流行区域位于甘肃省岷县锁龙乡,其地位于岷县县城东部山区,东靠岷县马坞乡,西连岷县闾井镇,南邻礼县洮坪乡,北与漳县东泉乡接壤,面积285.74平方公里。锁龙乡以驻地锁龙山、堡子山相近,山口酷似龙头,山口下有条小溪流过,相传把龙锁在该地而得名。青苗会民间祭祀流行区辖:严家、林畔、后家、山庄、潘家寨、赵家、买家、拔那、锁龙、古素十个自然村。习惯上人们称前六个村为上三会,后四个村为下两会。
五大会的总庙在锁龙乡赵家庄,人称月楼滩庙,庙里供奉着两位善神:九天圣母京华娘娘、九天圣母京皇娘娘。相传两位娘娘在明成化年(1465年)出生,明万历年(1573年)加职,两位娘娘都到出嫁的年龄,因不满家里指定的婚姻,离家出走,最后在锁龙的梳发台显神,成为锁龙五大会的两位善神。
青苗会民间祭祀庙会活动由“坐床”、“取水”、“坐庙”等几部分组成。“坐床”是指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至六月十二日在锁龙五大会十个村社村民中选取服侍二位娘娘的大老爷、二老爷、锣客、伞客等,由老友主持,在各自家里设置新房,新房里设置神位,筹办喜宴,全村人携礼品恭贺,所选之人一律新郎倌装扮,在新房里服侍二位娘娘。“取水”是指在“坐床”活动结束后,服侍二位娘娘的大老爷、二老爷、锣客、伞客、老友及全村人抬上二位娘娘沿固定路线进行巡域走马路,然后在娘娘祠进行取水活动。“坐庙”是指大老爷、二老爷替二位娘娘取来灵水后在庙里搭设新床,并在庙里安坐三天以服侍二位娘娘看戏娱乐。
作为流传久远的庙会活动,锁龙月楼滩青苗会民间祭祀携带了许多农耕文明的信息,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独特的人神沟通方式,虔敬的水崇拜等都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当地民间民俗活动的活化石。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岷县文化馆获得“岷县青苗会”保护单位资格。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9 17:0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