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镇海渎”,即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简介
《周礼·职方氏》载九州之镇山: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嵩山;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泰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华山;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中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所余四州之镇为会稽山、沂山、医巫闾、霍山,是以五岳四镇之谓。《周礼·四望》亦载有五岳四镇四渎之说。秦汉以后大致沿袭此制。汉武帝时,曾以天柱山为南岳,天柱山亦称霍山。后世祀典只有五岳四渎而不提四镇。五岳即岱、华、衡、恒、嵩。四渎即江、河、淮、济。江者长江,河者黄河,淮者淮河,济者济水。济水,古水名,发源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黄河下游河道即原济水河道,济源、济泺、济南、济阳等地名皆源于此。
至隋朝祀四镇,以霍为中镇,增曾为中岳和西岳的吴山为五镇之列。五镇者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隋书·礼仪志二》载:“开皇十四年(594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旧唐书·礼仪志四》称,唐玄宗时相继对五岳封王,五镇封公:先天二年(713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天宝五载(746年)封中岳神为中天王,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天宝十载(751年)封沂山神为东安公、会稽山神为永兴公、吴岳山神为成德公、霍山神为应圣公、医巫闾山神为广宁公。及至宋代,封五岳为帝,封五镇为王,并封山神夫人为后。据《宋史·礼志五》载,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统一五岳帝号为:“东曰淑明,南曰景明,西曰肃明,北曰靖明,中曰正明。”政和三年(1113年),“西镇吴山封成德王,东镇沂山封东安王,南镇会稽山封永济王,北镇医巫闾山封广宁王,中镇霍山封应灵王。”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铁穆耳加封“东镇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南镇会稽山为昭德顺应王、西镇吴山为成德永靖王、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中镇霍山为崇德应灵王。”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去其前代封号,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水本名称神,五镇的称谓是“东镇沂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北镇医巫闾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云:“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岳岱山,祭於兖州;东镇沂山,祭於沂州;东海,於莱州;东渎大淮,於唐州。南岳衡山,於衡州;南镇会稽,於越州;南海,於广州;南渎大江,於益州。中岳嵩山,於洛州。西岳华山,於华州;西镇吴山,於陇州;西海、西渎大河,於同州。北岳恒山,於定州;北镇医无闾山,於营州;北海、北渎大济,於洛州。其牲皆用太牢,笾、豆各四。祀官以当界都督刺史充。”
唐宋之际,连年战乱,岳镇海渎例行的祭祀活动不能正常举行,直到北宋
太平兴国年间,才在秘书监李至的提请下恢复。《宋史》卷一百二《志》第五十五云:“太平兴国八年……秘书监李至言:‘按五郊迎气之日,皆祭逐方岳镇、海渎。自兵乱后,有不在封域者,遂阙其祭。国家克复四方,间虽奉诏特祭,未著常祀。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於所隶之州,长史以次为献官。’其后,立春日祀东岳岱山於兖州,东镇沂山於沂州,东海於莱州,淮渎於唐州。立夏日祀南岳衡山於衡州,南镇会稽山於越州,南海於广州,江渎於成都府。立秋日祀西岳华山於华州,西镇吴山於陇州,西海、河渎并於河中府,西海就河渎庙望祭。立冬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於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北海、济渎并於孟州,北海就济渎庙望祭。土王日祀中岳嵩山於河南府,中镇霍山於晋州。”
经历
金代沿袭唐宋以来的礼制,以时致祭岳镇海渎。《金史》卷三十四《志》第十五云:“大定四年,礼官言:‘岳镇海渎,当以五郊迎气日祭之。’诏依典礼以四立、土王日就本庙致祭,其在他界者遥祀。立春,祭东岳於泰安州、东镇於益都府、东海於莱州、东渎大淮於唐州。立夏,望祭南岳衡山、南镇会稽山於河南府,南海、南渎大江於莱州。季夏土王日,祭中岳於河南府、中镇霍山於平阳府。立秋,祭西岳华山於华州、西镇吴山於陇州,望祭西海、西渎於河中府。立冬,祭北岳恒山於定州、北镇医巫闾山於广宁府,望祭北海、北渎大济於孟州。”金大定四年(1164),从礼官请,以五郊迎气日祭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东岳泰山、东镇沂山、东海、东渎因在东方,而东方属春,故于立春日祭之,其他岳、镇、海、渎依例而行。“明昌间,从沂山道士杨道全请,封沂山为东安王,吴山为成德王,霍山为应灵王,会稽山为永兴王,医巫闾山为广甯王,淮为长源王,江为会源王,河为显圣灵源王,济为清源王。”
按照《元史》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记载,元代岳镇海渎的代祀从中统二年(1261)开始,其云:“岳镇海渎代祀,自中统二年始。凡十有九处,分五道。”其中东镇与东岳、东海、北镇为东道。“既而,又以驿骑迂远,复为五道,道遣使二人,集贤院奏遣汉官,翰林院奏遣蒙古官,出玺书给驿以行。中统初,遣道士,或副以汉官。至元二十八年正月,帝谓中书省臣言曰:‘五岳四渎祠事,朕宜亲往,道远不可。大臣如卿等又有国务,宜遣重臣代朕祠之,汉人选名儒及道士习祀事者。’”以上说明,元代遣祭官的身份前后曾有三次变化,开始是以蒙古官为代祀官,中统初年又以道士代祀,而以汉官副之,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选名儒及道士作为代祀官。
与唐宋之际一样,元明之际的朝代更替,使岳镇海渎祀礼废弛,但明初很快就得以恢复。据《明史》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记载,明洪武二年,对岳镇海渎的祭祀尚至为简陋,只“以岳渎诸神合祭城南,未有专祀。又享祀之所,屋而不坛。”礼官以为此非尊神之道,於是提请“以岳镇海渎及天下山川城隍诸地只合为一坛。与天神埒,春秋专祀。”提请得到允许,“遂定祭日以清明霜降。前期一日,皇帝躬省牲。至日,服通天冠绛纱袍,诣岳镇海渎前,行三献礼。山川城隍,分献官行礼。”当年,明太祖就举行了大明朝第一次遣祭代祀活动,“命官十八人,祭天下岳镇海渎之神。帝皮弁御奉天殿,躬署御名,以香祝授使者。百官公服,送至中书省,使者奉以行。黄金合贮香,黄绮幡二,白金二十五两市祭物。”
但到了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朱元彰却下诏去岳镇海渎封号,只以山水本名称其神。东镇庙现存《明洪武三年明太祖诏定岳镇海渎神号碑》云:“考诸祀典,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号,历代有加。在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镇海渎,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於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皆受命於上帝,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渎礼不经,莫此为甚。至如忠臣烈士,虽可加以封号,亦惟当时为宜。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僭差。今命:依古定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其前代所封名号,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
《明史》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云:“礼官言:‘虞舜祭四岳,《王制》始有五岳之称。《周官》:“兆四望於四郊”,《郑注》以四望为五岳四镇四渎。《诗序》巡狩而礼四岳河海,则又有四海之祭。盖天子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而岳镇海渎,在诸侯封内,则各祀之。奏罢封建,岳渎皆领於祠官。汉复建诸侯,则侯国各祀其封内山川,天子无与。武帝时,诸侯或分或废,五岳皆在天子之邦。宣帝时,始有使者持节祠岳渎之礼。由魏及隋,岳镇海渎,即其地立祠,有司致祭。唐、宋之制,有命本界刺史、县令之祀,有因郊祀而望祭之祀,又有遣使之祀。元遣使祀岳镇海渎,分东西南北中为五道。今宜以岳镇海渎及天下山川城隍诸地只合为一坛。与天神埒,春秋专祀。’”
清代明以后,沿袭历代礼制,继续祭祀岳镇海渎,《清史稿》卷八十三《志》第五十八云:“顺治初,定岳、镇、海、渎既配飨方泽,复建地只坛,位天坛西,兼祀天下名山大川。”但遣使致祭开始於清顺治三年(1646),“三年,定北镇、北海合遣一人,东岳、东镇、东海一人,西岳、西镇、江渎一人,中岳、淮渎、济渎一人,北岳、中镇、西海、河渎一人,南镇、南海一人,南岳专遣一人,将行,先遣官致斋一日,二跪六拜,行三献礼。”然而,康熙继位,遣使致祭岳镇海渎废除,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才再次恢复。《清史稿》卷八十三《志》第五十八又云:“(康熙)三十五年正月,为元元祈福,始遣大臣分行祭告,凡岳五:曰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镇五:曰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海四:曰东海、南海、西海、北海。渎四:曰江渎、淮渎、济渎、河渎。”
以沂山为例,历代帝王对其封号足以看出对高山广水祭祀的重视程度。在唐代沂山被封作“东安公”,到了宋代又被封为“东安王”,元朝增封为“元德东安王”,朱元璋在他即位的第三年以圣旨的形成诏封为“东镇沂山之神”。然而对沂山的加封并没有就此而止。到了清朝雍正二年四月被清世宗封为“沂山佑民捍御之神”。同理,对其它“岳镇海渎”的封号一样名目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