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镇,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地处
蒙阴县东北部,临沂、莱芜、淄博3市交界处,东与
沂水县高庄镇接壤,南和西与
野店镇毗邻,北与淄博市沂源县
大张庄镇分水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85.5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岱崮镇户籍人口为53357人。
建置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东一区。
民国十年(1921年),为坡里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六区(坦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调整为坡里和贾庄2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复属六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后,先后称大崮区、岱崮区。
1958年春,调整为坡里、贾庄2乡;同年10月,组成岱崮公社。
1963年,恢复岱崮区。
1971年,称岱崮公社。
1985年9月,改称坡里镇。
1993年11月,改称岱崮镇。
2000年12月,北贾庄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岱崮镇辖42个行政村:坡里、东峪、丁家庄、东指、上旺、犁掩沟、大崮、核桃万、燕窝、台头、上茶局峪、茶局峪、岱崮、十字涧、板崮前、笊篱坪、公家庄、梁家场、蒋家庄、尖洼、大岭、石门峪、黑土洼、东上峪、西上峪、大朱家庄、柳树头、杜家坡、马子石沟、尹家洼、下旺、冶子河、河东、贾庄、八亩地、红柞崖、杨宝泉、王家峪、五里沟、井旺庄、万杨峪、先头峪;下设325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岱崮镇辖6个社区、28个行政村:马子石社区、贾庄社区、八亩地社区、井旺庄社区、茶局峪社区、十字涧社区、坡里村、东峪村、犁掩沟村、东指村、上旺村、丁家庄村、大崮村、核桃万村、燕窝村、台头村、岱崮村、笊篱坪村、公家庄村、蒋家庄村、尖洼村、大岭村、石门峪村、黑土洼村、东上峪村、西上峪村、大朱家庄村、柳树头村、尹家洼村、下旺村、冶子河村、河东村、五里沟村、板崮前村,镇人民政府驻坡里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岱崮镇地处
蒙阴县东北部,临沂、莱芜、淄博3市交界处,东与
沂水县高庄镇接壤,南和西与
野店镇毗邻,北与淄博市沂源县
大张庄镇分水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85.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岱崮镇境内崮峰林立、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一般在400—8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白草坪,海拔715.3米;最低点位于尹家洼村梓河河道,海拔220米。
气候
岱崮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41.3℃(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9℃(1981年1月27日)。年降水量600—100毫米。
水文
岱崮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主要有三级河道梓河及其支流十字涧河、台头河、下旺河。其中梓河发源于万杨峪村后雪山北,自西北向南贯穿全境,全长38.6千米。
自然资源
岱崮镇境内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铁矿石、石灰石、钾长石、铜、铅等。
2011年,岱崮镇有耕地面积31108亩。
人口
2011年末,岱崮镇辖区总人口5.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23人,城镇化率9.7%。另有流动人口2621人。总人口中,男性26835人,占50.70%;女性26097,占49.30%;18岁以下8564人,占16.2%;18—60岁34218人,占64.6%;60岁以上10150人,占19.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2790人,占99.73%;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142人,占0.26%。2011年,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3.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8人。
2017年末,岱崮镇常住人口为47841人。
截至2019年末,岱崮镇户籍人口为5335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岱崮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5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9万元,比上年增长5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75.1万元,增值税189.7万元,企业所得税28.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500元,比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8036元,比上年增长18%。
2019年,岱崮镇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0个。
农业
2011年,岱崮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4%。
岱崮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6万吨,人均348.5千克,其中小麦4708.1吨,玉米8385.1吨,红薯2723.4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蜜桃和苹果。2011年,果品总产量达19.7万吨,其中蜜桃种植面积8.1万亩,总产量18.2万吨;苹果种植面积6306亩,总产量1.4万吨。
岱崮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长毛兔、家禽等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万头,年末存栏量0.6万头;羊饲养量10.3万只,年末存养量4万只;长毛兔存养量75万只,家禽饲养量61.9万羽,年末存养量14.7万羽。
工业
岱崮镇以长石矿、机械加工、食品加工、花岗岩板材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3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8%。2011年末,规模工业企业7家,职工62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岱崮镇有商业网点126个,职工327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额达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730万元。外贸产品生产企业1家,2011年,出口总额886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226万元,主要产品有玛钢制品、管件。主要销往韩国等地。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岱崮镇境内有两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各项贷款余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岱崮镇有幼儿园26所,在园幼儿750余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9所,在校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2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28人,专任教师1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7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岱崮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9万册,民间文化团体2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1000余户,入户率达76%。
2011年末,岱崮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3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岱崮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门诊部(所)40个。病床120张,固定资产总值1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5名,其中执业医师37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2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万余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岱崮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人数37人,支出4.7万元,比上年增长16.7%,月人均105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25余户,人数2578人,支出216.6万元,比上年增长17%,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3万余元,比上年增长12%。敬老院1家,床位4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5人。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基金支出合计35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011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2600人,参保率达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岱崮镇有邮政局1个;征订报纸、期刊1万余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约130个;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40%;移动电话用户4.2万余户;宽带接入用户1400余户。
基础设施
2011年,岱崮镇境内水库有十字涧水库、井旺庄水库、东指水库,总库容量924万立方米。
2011年末,岱崮镇有深水井120眼,年供水43.2万立方米,排水管道500米。
2011年末,岱崮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
2011年末,岱崮镇绿化覆率33%,绿地率达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
交通
岱崮镇境内有南坦路、韩莱路、沂蒙路等公路干线穿过。
历史文化
岱崮镇因境内名山“岱崮”而得名。
岱崮镇境内有商周时代的台子崖遗址;西周春秋时代的红柞崖、蒋家庄遗址,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墓祠遗址;战国时代的坡里、尹家洼遗址;东指村南30米处发掘的秦汉时代的卢故城遗址及汉时代的下旺遗址等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地貌。岱崮作为红色文化的圣地,在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多个崮上曾发生过壮烈的战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龙须崮暴动,打响了沂蒙山区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两次“南北岱崮”保卫战,以连敌师,铸成“英勇顽强岱崮连”英名,成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
荣誉称号
2019年1月4日,岱崮镇入选2018山东特色产业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名单。
2019年7月,岱崮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0年7月29日,岱崮镇被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3月,岱崮镇入选山东首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