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第一泉[Lǐngnán Dì-1 Quán]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道辖内,为井泉。明天顺年间,著名学士、书画家黄谏贬至广州,著《广州水记》,品其水,认为“味最美,经昼夜不变”,堪称广州诸泉之冠,立“岭南第一泉”碑于井旁,故名。井台面积约 12平方米,井深约 2.5 米,井口阔 0.82×0.82米,呈正方形,用花岗岩石铺砌。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历
广州在汉代前,珠江水常带苦咸味,不宜食用。唐代时,今天的广州城有小半个还在河中。广州城以每年0.6米的速度向珠江扩展。到明代,珠江宽度还在300到500米之间。因为水清河深,海里的咸水很容易浸入珠江,那时珠江水是咸的。所以历朝历代广州的老百姓和官员,都把挖一口好井当作重要事情来做,由此留下了数不清的古井。清代诗人黎简曾赞美:“岭南多仙井,仙液皆不凡。既以滋地脉,亦得避海咸。”而众多仙井中,岭南第一泉名头最响当当。
岭南第一泉又称鸡爬井,当地村民亦称犀华井。这是从地下涌出的泉水,据《广州城坊志》:“井中常有虾若金色,从石浮出,时有五色山鸡飞至饮啄,故名鸡爬井。”“文革”期间此井被覆。1996年,白云山一带施工时,一度被覆的泉眼重见天日。2002年,广州进行文物普查工作,重新确认此泉眼就是当年的岭南第一泉,并立为文物保护单位。
典故
说起岭南第一泉的得名,得提著名的明代书画家黄谏。明天顺年间,学士黄谏被贬广州做府判。黄谏性喜品泉,品尝过岭南各地的泉水后,对鸡爬井最为推崇,并立“岭南第一泉”石碑于井旁,故人们也称鸡爬井为学士泉。在他所著的《广州水记》中,将广州城内的泉、井、涧的水质清清楚楚分为十等,说此泉的水是广州诸泉之冠:“尝以广州诸泉品之,学士泉味最清美,经昼夜色且不变,宜居第一。九龙、泰泉第二,蒲涧帘泉第三,悟性寺泉第四……”明末清初名文士屈大均亦有《学士泉》诗,“学士泉清胜十泉”(当时广州有10个名泉),可知此泉名下非虚。
其实,《广州水记》提及的其他名泉古井,几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在追寻这些名泉古井的历史遗迹中,你会发现,一个井,一个泉,就是一片风景,一段记忆,这些古泉古井在以水为脉的广州城中驻足,久经岁月,见证着广州人的生活变迁,也传递出广州市井生活最实在的记忆。
参考资料
结果公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布《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