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穴
汉语词语
岩穴,拼音yán xué,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山洞;岩穴之士;在地理上指由水流裹挟岩石在岩石质地差的地方冲蚀,形成的洞穴。出自《庄子·山木》,
解释
(巖穴)亦作“嵓穴”。
1、山洞。
2.指岩穴之士
3.在地理上指由水流裹挟岩石在岩石质地差的地方冲蚀,形成的洞穴。
出处
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
《淮南子·修务训》:“ 舜 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
左思 《招隐诗》之一:“巖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至于嵓穴草泽之士,或节义敦笃,或文章高古,宜崇聘召之礼,以厚浇竞之风。”
清《睢阳尚书袁氏家谱·袁枢事略》:“又好游览名胜,足迹所至,尽搜岩穴之奇,海内推为风雅冠冕。”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断床之下及左侧岩岸均洼入成一大岩穴。”
《后汉书·章帝纪》:“其以巖穴为先,勿取浮华。”
明 归有光 《邵民寿诗序》:“ 安陆 姚克 一尊巖穴。”
清 姚鼐 《复张君书》:“仆少无巖穴之操,长而役於尘埃之内。”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5 04:55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