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常数(precession constant)
天文常数之一,是在一回归世纪内沿黄道的岁差值,包括黄经日月岁差和沿黄道的
行星岁差两部分,又称黄经总岁差,用p表示(见
岁差和
章动)。由岁差常数求得的日月岁差是天文学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和
地球动力学扁率相联系。
德国天文学家
贝塞耳第一次精确地定出岁差常数。他根据3,000多颗恒星的观测资料来确定p1值,研究结果发表于1818年。对历元 1755.0,他得出 p1=5,034.″05,p=5,017.″61。十九世纪末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确定了黄经总岁差p,并在1896年巴黎的国际基本恒星会议上被确认为通用的天文常数之一。对历元1900.0,纽康得到p=5,025.″64,此值沿用了80年。1976年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了对于标准历元 2000年的新值p=5,029.″0966。如果按纽康的旧值归算到历元2000年,应得5,027.″86,这比新值要小1.″24。这是因为在岁差常数中已加上了银河系自转的改正值,而且在计算
行星岁差时采用了新的行星质量数据。
三十年代提出了编制暗星星表的计划。暗星星表中的星位将与遥远的
河外星系发生联系,从而可以定出恒星相对于河外星系的绝对自行。这样就有可能更准确地定出岁差常数。1976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岁差常数将从1984年开始正式使用。现有星表中列出的恒星自行包含岁差常数误差的影响,所以在采用新的岁差常数以后,必须更改星表中所有恒星的自行值。
鉴于岁差运动繁杂的力学运动计算,不易于理解。笔者将利用大家所熟知的
太阳视运动的情况,利用地球公转周期性时间差对岁差常数做出简易数学处理。
首先在这里需要引进两个参数值,即恒星年和回归年。恒星年就是指在我们以地球作为观测点,观测到太阳从星区某恒星点开始运行,直到第二次回到该恒星处所需的时间,经精确测定已知该值长为365.256354平太阳日;回归年则是指太阳在视运动中沿黄道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岁实”,经精确测量,该值为365.242199平太阳日;
然后,我们很轻松的在比对两个太阳视运动周期时,发现它们存在着微小的周期差值。而这值差的出现,并不是观测量的误差,而是实实在在的反映在太阳视运动过程中。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差值的出现?原因就在于地球受到来自星际空间主要是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加之本身形状的因素导致受力不均衡,进而出现了“进动”现象,导致每次周期运动,春分点都会自东向西做出微小移动,因而回归年的周期与恒星年不等,而由这时间差推导出来的这微小移动,就是我们所要求解的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