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是依托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组建的山西大学一级人文社科实体性研究机构,由山西大学方言研究中心和日本研究所于2007年4月整合而成。所长乔全生教授,副所长冯良珍教授,主要研究人员为王为民副教授、延俊荣副教授、余跃龙讲师等。语言科学研究所下设晋方言研究室、汉语语音史研究室、日汉语言比较研究室等。语言科学研究所主要进行晋方言语音的共时和历时研究及汉语语音史研究,以深入挖掘晋方言语音的特点,揭示其在汉语语音史特别是在汉语方言历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为目标。
研究方向
晋方言研究
晋方言研究为本所主要研究方向,本所的研究人员,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代表性成果有乔全生教授《晋方言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洪洞方言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现已出版15种:杨增武《平鲁方言研究》,史素芬《武乡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史秀菊《河津方言研究》,崔蓉《太原北郊区方言研究》,郝小明《太原城区方言与郊区方言比较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崔淑慧《代县方言研究》,郭校珍《娄烦方言研究》,李建校《静乐方言研究》,孙玉卿《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白静茹等《高平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蒋文华《应县方言研究》,王利《长治县方言研究》,杨增武、崔霞《山阴方言研究》,李建校等《榆社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王文卿《晋源方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共发表方言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数发表在《
中国语文》、《
中国语言学报》、《方言》、《语文研究》、《语言研究》等国家级重要刊物上。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研究基金项目3项,其中一项为国家重点项目。
汉语语音史研究
汉语语音史研究是语言科学研究所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进行晋方言语音史和近代音研究。乔全生教授一直进行晋方言语音史的研究,该研究主要利用当代晋方言的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资料探讨晋方言语音的历史。已经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高质量的论文,如《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方言,2003),《晋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亲缘关系》(中国语文,2004),《从晋方言看古见系字在细音前腭化的时间》(方言,2006)等。该研究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其成果《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晋方言语音史研究》是从几十条“经线”对晋方言声韵调进行历史探索,该方向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从“纬线”的角度研究晋方言的断代史,进一步整合、概括、提炼各个历史时期晋方言某片或几片的语音系统和演变规律。王为民副教授一直致力于近代音研究,主要利用满汉对音文献《圆音正考》、《音韵逢源》、《一学三贯清文鉴》、《清文启蒙》等对近代北京官话的“尖团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发表系列较有影响的论文,如《〈圆音正考〉与〈音韵逢源〉尖团音分合之比较研究》(中国语文,2003)、《从满汉对音规则看〈黄钟通韵〉所表现的尖团音分合状况——兼论北京官话尖团音合流完成的年代》(汉学研究,2006)、《〈圆音正考〉索解》(南京社会科学,2007)。
汉语史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进行古代文献的语言研究和文字学研究,同时进行中日古代文献的语言文字对比研究,亦即探讨汉语言文字传播到日本后的植根与变异。本方向有研究日本古文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变体汉文用字用语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冯良珍教授所撰《〈论日本书纪〉中用和语思维的痕迹》(横滨国大国语研究,1991)、《古代汉语与古代日语的交融》(中国语言学报,1995)、《变体汉文中的词义异变举要》(中国语文,1999)、《日本文化中的“柱”崇拝现象雏议――从〈古事记〉论起》(南开大学日本研究,2001)、《〈古事记〉中汉语与日语表达方式之计量考察》(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等,结合本研究所的方言研究国家课题,冯良珍教授还翻译了日本著名学者高田时雄教授的《据敦煌资料的汉语史研究――九十世纪的河西方言》。同时本方向招收汉语史研究的硕士生和日语专业从事日汉语言文字比较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从汉语史、汉语言文字传播的角度来研究日本变体汉文的古代文献,是本方向在国内的一个特色。
研究人员
乔全生
山西临汾人。博士、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现任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成员,山西大学职称改革办公室主任,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山西省语言学会第九、第十届会长。研究方向为汉语汉语、方言学、语音学、语音史。教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等课程。197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2006年1月至2006年4月赴日本京都大学访学,其间分别赴东京大学、金泽大学作学术讲演。2006年10月赴美国爱达河州立大学、费佛尔大学访问。2008年7月13至17日赴新加坡参加第九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2008年11月、2009年6月分赴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参加“第三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和“第四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2006年6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作学术研讨。
主要著作:《晋方言语法研究》,《晋方言语音史研究》,《洪洞方言研究》,《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第九章,《汾西方言志》,《平遥话音档》(合著)等。主编:《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目前已出版24种,论文代表作有:《晋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亲缘关系》,《山西南部方言管“树”读[po]考》,《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从晋方言看古见系字在细音前腭化的时间》等《中国语文》、《方言》、《语文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5次其中,2004年、2009年分别荣获山西省第四届、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荣获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11月荣获第十三届王力语言学二等奖。主持、参与国家、省级项目多项,其200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方言语音史研究》(02BYY009)结项鉴定为“优秀”,现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晋方言语音百年来的演变研究》(07AYY002)。
王为民
河北
永年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汉语语音史。教授现代汉语、音韵学等课程。曾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山西大学学报》、《汉学研究》(台北)、《南京社会科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满汉文献对比与清代北京语音史研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合并字学篇韵便览校订》、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近代汉语晋方言文献集成》、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子课题《近代汉语晋方言文献集成》。
延俊荣
山西
平定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功能认知语法。教授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专题研究。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进入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前身),历任助教、讲师。199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5年6月出站并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9月到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2010年调入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曾在《语言研究》《汉语学习》《语文研究》《山西大学学报》等若干发表论文20余篇。曾参加国家社科资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现代汉语单音节手部动作动词的ICM(典型认知模型)研究》。
余跃龙
山西
太原人,博士,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汉语汉语方言学研究,已在《语言研究》、《山西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版专著《榆社方言研究》、《浮山方言研究》2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语委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
所获荣誉
2020年3月19日,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