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坞城校区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境内山西大学校区
山西大学坞城校区是山西大学的一个校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校区有多功能图书馆、文科楼、理科楼、艺术楼、环资楼、科技楼等;图书馆馆藏文献305万册,电子图书114万余册。
历史沿革
山西大学坞城校区,是1953年中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之际、建设的一个新校园——国立山西大学原址在市中心的侯家巷,从1902年成立山西大学堂到民国时期的国立山西大学,除去躲避战乱的时间,学校就驻守于此。建校伊始,地处南郊的学校四周大多还是农田,站在四层楼高的主楼的楼顶上,就能看到远远近近的庄稼地里谷子高粱。
在20世纪50-80年代,将近30年的时间内,学校的面貌变化是很小的。在学校周遭依有许多的农田,北面隔着一片菜地与太原铁路学校相邻相望,东面与许西村毗邻,东南面及南面都是菜地,西面有一条马路将校园分成南北两个院落。
1979年伊始,山西大学决定更换坞城校区老校门(今“西北门”)校牌。新校牌“山西大学”四字即取自郑林题写的山西大学学报刊名的前四个字。自1979年起,直至2022年春,山大老校门左侧悬挂的郑体校牌与矗立在老校门门内的毛泽东主席塑像一起,成为山西大学的重要标志。
当时学校的主校门就是主楼前的西门,西门中间有两扇大铁门,一般情况都是锁着的,两侧有两个小门出入。校园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北院、南院与海南岛。在北南院之间是一条东西向的时常有大车“哐里”“哐朗”带着一路灰尘经过的马路,在南院与海南岛之间,有一条叫二里河的小河相隔两处。北院是文科各系所教学区,南院是理科与音乐、美术院系教学区,海南岛是教工宿舍楼,当时是那种筒子楼。学校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北院。北院的最东面是教职工住宅区,中间是教学活动区域与学生宿舍区,西边则是学生食堂,有两条小路将这三个区域分隔开来。
北院的教学区,有南北向的主楼,在围绕主楼的这条主轴线上,环绕着有二十多座两层或是三四层的学生宿舍楼或教学楼;在其外延的第二环,就是两座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四座食堂、家属住宅楼等等建筑。南院的教学楼很少,主要有物理楼与音乐、美术楼。然后就是四五幢学生宿舍与一个食堂。
两座图书馆分别是南北馆。北馆主要是图书借阅与自习室,南馆是期刊借阅。有一个黄土操场(现鸿猷体育场),一个体育馆。
学校一共有五个食堂,北院是一灶、三灶、清真食堂、教工食堂,南院是二灶。那时,食堂有多种用途:首先是吃饭的地方,食堂里摆了十多张大圆桌子,大家买好饭后就站在桌子边吃饭。再有便是开会的地方,一些重要的会议就是在食堂里开的——食堂里垒着主席台,每人自带一个小马扎坐在撤去餐桌的地上。还有也是举行文艺表演的地方,最初的校园百花奖就是在一食堂举办的。
北院的学生宿舍大多是两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建筑风格细腻,有宿舍的地面铺着木地板。南院的建筑宽展粗犷,都是四层楼。
当时校园中有许多的槐树、杨树、榆树、柳树,泡桐树等,春天槐树开花时满园子的槐花香味。
从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开始修建新的校舍,北区、南区教工住宅楼,德秀公寓、科技楼、文科楼,田家炳理科楼、音乐学院楼、美术学院楼、环资学院楼……一路向东向南,占地1200余亩,状若一面长方形的织锦。(图册来源:)
2008年5月8日,坞城校区老校门恢复重建。坞城校区面向东西南北中开设五个大门,有百余座建筑物,校园内有三纵四横的主干道,有三个小广场,有两个人工小湖,有四百余种、几万棵的花草树木,不再有间隔,而是一个在空间上完整勾连的园子。
2022年6月18至20日,大东关校区师生整体陆续搬至东山和坞城两校区。大东关校区400多名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入住山西大学坞城校区文瀛十三斋。
2022年8月27日,档案馆完成搬迁工作。新馆使用面积1000㎡,保管和存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体风貌也得到了提升。
2024年4月,山西省发改委以晋发改审批函〔2024〕91号批复了山西大学坞城校区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地址位于山西大学坞城路校区西侧。项目总建筑面积18350平方米,新建4栋地上6层,地下1层的学生公寓楼及室外配套工程等。项目总投资:10422.15万元。7月,山西大学坞城校区初民广场景观改造工程开工。
办学条件
坞城校区有多功能图书馆、文科楼、理科楼、艺术楼、环资楼、科技楼等。
2021年1月,山西省发改委以晋发改审批发〔2021〕32号文批复了山西大学坞城校区教学和学生宿舍用房等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新建科技园楼建筑面积5871平方米,教学和学生宿舍用房总改造面积93188平方米,总投资19749万元。
坞城校区包括电网在内的基础设施大多始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学校以坞城校区维修改造为契机,对拟改造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周边的强弱电线缆、网络光缆、通信、广播线缆,因地制宜实施了入地改造。
2022年4月12日,为降低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接触感染风险,减轻人工配送压力,太原市坞城街道办事处联合阳泉高新区百度、新石器等企业,向山西大学提供无人送餐车3辆、防疫消杀车2辆、安防车1辆,支援疫情防控。无人送餐车以百份以内零星配餐为主,为隔离人员送餐;防疫消杀车负责指定地域进行自动喷洒消毒;安防车具备远程巡查,及时发现突发紧急情况的功能。
学生公寓
山西大学堂在初创时,以太原文瀛湖畔的乡试贡院为临时校址,并在清代令德书院和晋阳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为纪念这段历史,坞城校区北区命名为文瀛区,所辖学生公寓命名为文瀛公寓,主要住宿对象是研究生;坞城校区南区命名为令德区,所辖学生公寓命名为令德公寓,主要住宿对象为本科生。
坞城校区共有学生公寓楼33栋,入住学生两万余人(不含大东关校区),参与公寓运行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近200人。公寓楼按照院系实行相对集中住宿,已由单纯的提供学生住宿,发展到以“立德树人、用心服务、文化引领、科学管理”为宗旨,在为学生提供安全整洁、舒适卫生、温馨和谐住宿环境的同时,逐步将原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学校“教书育人”同步化,在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大学生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2021年开始,学校对坞城校区部分教学楼及学生公寓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强保温节能、更新水电暖管网,对文瀛区学生公寓小院重新进行了设计改造,力求“一院一景 各具特色”。宿舍增设了室外晾衣架、洗衣机、热水机、澡堂等便利设施,还配备了自助打印机、微波炉、售货机等。
文科楼
建筑面积:27830平方米;投资6992万元,其中,国债1400万元,省拨款3966万元,自筹1626万元。框架结构:主楼12层、裙楼5层,能够容纳7000人上课。开竣工日期:2000.3—2002.4 工程质量:省优。
文体馆
建筑面积5829平方米;投资2678万元,3层。框架结构:设有2200座各种球类,多功能比赛场地1个及训练房和教学用房。开竣工日期:1997.3—1998.12 工程质量:省优。
游泳馆
2002年重新改造为室内游泳馆,为游泳教学、比赛和群众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科技楼
建筑面积15310平方米,主楼10层,裙楼3层,总投资2229.18万元。
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楼
山西大学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楼位于山西大学西校门南面,西临坞城路,是山西大学旧西校门校园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建筑面积1761㎡,地上二层,建筑高度8.15m,结构类型为砖混。
校医院
校医院位于山西大学西校门的北面,西邻坞城路,2007年5月29日破土动工,历经有效工期不足三个月的紧张施工,于8月30日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按期实现了学校工期目标,确保了新生入学后的集中体检,大大改善了就医条件和环境。它包含二层门诊楼和一层放射室平房等,建筑面积2411.23㎡,地下局部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8.15m,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内设有各类内外门诊、药房、化验室、心电图室、理疗室、防疫保健、手术室、注射室、观察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用房,功能十分齐全,为山西大学教职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医疗场所。
艺术楼
建筑面积:24300平方米(音乐学院12700平方米、美术学院11600平方米),投资6280万元(国债5500万元、国债贷款300万元、省拨480万元)。五层框架结构,有400人练琴琴房105间,面积1320平方米;容纳1200人上课,扩大两院招生规模600人,有380座音乐厅1座,1215平米大展厅及500多平米的小展厅各1座。开竣工日期:2002.8—2004.8,工程质量:省优。
学术研究
坞城校区图书馆馆藏文献305万册,电子图书114万余册。在学校百廿校庆之际,学校投资建设图书馆无线网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8 16: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