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校本部位于山西省
晋中市榆次区,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其前身是原广播电视部1983年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设立山西传媒学院,成为全国第三所公办传媒类本科院校。
办学历史
1983年,广播电视部建立华北广播电视学校。
1990年,在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基础上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两校合署),隶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0年9月,按照国务院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划转山西省,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由
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管,同时撤销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建制。
2010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筹建“山西传媒艺术学院”;同年,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开始与
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山西传媒学院。
2013年7月15日,山西传媒学院正式揭牌,成为中国第三所公办传媒类本科院校。
2015年,学校加入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电影教育联盟。
2016年6月6日,山西传媒学院与山西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议。同年,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2017年,学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
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
2018年,学校被确定为“人员总量管理改革试点”高校,被评为教育部百所“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高校。
2019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签署共建山西传媒学院协议书,学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2020年7月,学校入选山西省优秀文化艺术教育基地。
2021年1月,学校获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人才培养基地。4月,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揭牌成立,学校被确定为应用型本科转型建设高校。
2022年6月,学校被省广播电视局认定为“山西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示范基地”院。
2023年12月22日,学校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确定为第三批“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6个。
师资力量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683人,专任教师57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37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领军人才、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省级青年智库’青年教师”各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和中青年优秀人才7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立德树人‘好老师’获得者、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五一巾帼标兵’”各1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引进了白燕升戏剧研究传播团队及贾樟柯、金国平、王铁、马玉坤等专家学者到校工作,聘请敬一丹、胡智锋、喻国明、王乐文等60余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山西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1331工程’特色优势学科、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各1个。
教学建设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被认定及建设培育的省级一流课程29门,6门课程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6门课程被认定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培育山西省级特色行业学院1个。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向美国加州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院校派出访学师生;学校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等国外院校开展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引进15位外国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戏剧影视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播中心等4个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学校2013年以来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593余万元,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563余万元,到账总经费1161.765万元,学校投入1500余万元,科研经费总量为2600余万元。科研,近三年(18、19、20)到账经费占学校本科建制以来总经费的62.6%;横向课题经费占本科建制以来总经费的48.9%;占承担横向课题年度以来总经费的55.2%;近三年(18、19、20)横向课题经费占到账总经费的62.9%;2018、2019、2020年横向课题经费分别占年度总经费的49.6%、59.2%、73.1%。
学术资源
截止2022年底,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09.45万余册,电子图书75.8万册,报刊834种,电子期刊24.41万册,音视频资料134934小时,中外文数据库6个,电子读书机4台,建有较为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山西传媒学院校徽为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及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异形字母C三部分构成的圆形证章。校徽以英文简称“CUSX”中首字母“C”为载体,以传媒行业特有的胶片剪影为元素,形似一艘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的船,象征着山西传媒学院一往无前、生机勃勃的美好发展愿景。标准色红、绿、蓝三基色代表着“传媒”科技、时尚、开放的特性,表明学校性质。校徽中间的三角形有稳定性的含义,其间黄色的太阳寓意孕育人才,象征着山西传媒学院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校旗的整体设计以橘色为背景,标识校徽、校名(字体采用姚奠中先生书法体)。标准色C:0 M:70Y:100 K:0。规格使用2号旗,标准尺寸为240cmx160cm。旗面上校徽直径为58.7cm,校徽、中英文校名整体居于旗面视觉中心。
精神文化
校训:厚德博识,励学躬行
“厚德”,见于《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厚德之以示之信”等典籍。
“博识”,见于《子华子》“明睿以博识,晋国之隽老也”、岳飞之孙岳珂《愧郯录》“折衷古今,以俟博识”等典籍。
“励学”,见于西晋虞溥《厉学》、宋真宗《励学篇》等典籍,著名的格言“书中自有千钟粟”即源于此。
“躬行”,见于《论语》“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
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科学发展
学校领导
校园环境
山西传媒学院拥有文华校区和东华校区两个校区,主要办学地点(校本部)文华校区位于山西省高校新校区(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东华校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五龙口街。学校占地面积共计812亩,校舍建筑面积28万㎡,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7.22万㎡,运动场馆总面积4.79万㎡,大学生活动中心0.48万㎡。建有实训楼2栋、演播中心楼1栋,建筑面积共67385.08㎡,在建综合实训楼1栋,建筑面积25795㎡。
知名校友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