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苏全名为
台湾山苏花,由于它的叶片向上斜举,紧密排成鸟巢状,所以又名
鸟巢蕨,在台湾全省的中低海拔山区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山苏喜温暖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其中4月~9月为22℃~27℃,10月~翌年3月为16℃~22℃。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全年均可生长。山苏不耐寒,冬季要求温度不低于5℃。山苏喜半阴,夏季除可接收早晨与傍晚的柔和阳光外,忌阳光直射,过强的光照会使叶片受灼伤而变黄,甚至枯焦。
山苏别名鸟巢蕨、王冠、鸟巢铁角蕨。
铁角蕨科,铁角蕨属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植物。山苏根状茎粗短直立。叶辐射状生于根茎的顶端,呈连座状。莲座中间为1圆柱,上缠有黑色的纤维,极像一个鸟巢。叶片阔披针形,长约1米,革质光亮,叶缘波浪形。孢子囊群长条形,生于侧脉上侧。
由于山苏的需光性不高,而且是
蕨类植物中较耐旱的,所以非常适合养在家里。然而如果要它的叶色呈嫩绿色,则需要有光照。
栽培介质一般用细蛇木屑混合
泥炭苔或
水苔。此外,将叶子摘下瓶插,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可说是栽种山苏的另一种方法。
如果想体会繁殖植物的乐趣,山苏是很好的入门选择。它的繁殖非常简单,每年春到夏季期间,成熟的叶子会在叶背处长出
孢子囊,只要将长有孢子囊的叶片取下,放在透气的纸袋中,等叶子枯萎时,
孢子便会自动从囊中掉出。接着找一个浅盒,盆内放置浸湿的泥炭苔,然后将孢子撒在泥炭苔上,并在盆内覆盖一层保鲜膜以提高湿度,等到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再移植到一般盆器即可。也可将潮湿的
泥炭苔放在成熟的山苏植株附近,孢子落在泥炭苔中便会自然萌芽,长成一株新的山苏。
山苏除了可食用之外,也可煮成茶或制酒。哂干、烘焙后的老叶,可直接用开水煮成茶,加点冰糖或蜂蜜,可增加风味,并有利尿功效。山苏是一种蕨类植物,又叫鸟巢蕨,是台湾原住民相当重视的野菜之一,有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良好功效。叶子终年长青,而且翠绿,是非常漂亮的花材植物。烹调菜例时,鲜亮不容易失色,是现代人的上等美味佳肴。
栽种山苏的盆器最好选择宽而浅的容器,因为山苏的根系不深,却易分布广泛。它的株高只有20-60厘米,摆在室内宽平的空间或桌面上最适合。除了一般的浇水外,还可常对植株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