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王镇,隶属安徽淮南市
八公山区,地处
淮南市西部,东与
八公山镇接壤,南与淮南市
妙山林场为邻,西邻
凤台县大山镇,北依淮河与
潘集镇隔河相望,总面积4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山王镇辖区户籍人口51773人。
历史沿革
春秋,属楚地。
汉始,属风台县。
民国,属凤台县东区。
1958年9月,设立孔集公社,隶属凤台县。
1962年,隶属淮南市唐山乡。
1964年,成立山王公社,隶属淮南市。
1989年6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山王镇辖李山、淮岸、前进、淮矿、东风5个社区,孔集、王巷、工农、张楼、李咀、山王、南塘、林场、毕岗、闪冲、丁山11个行政村。
截至2022年10月,山王镇下辖4个社区、11个行政村:李山社区、前进社区、淮岸社区、东风社区、孔集村、王巷村、工农村、张楼村、李咀村、山王村、毕岗村、丁山村、林场村、南塘村、闪冲村,人民政府驻山王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山王镇,地处
淮南市西部,东与
八公山镇接壤,南与淮南市
妙山林场为邻,西邻
凤台县大山镇,北依淮河与
潘集镇隔河相望,总面积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山王镇境内大部为丘陵,地势略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境内最低点位于孔集湾,海拔18米。
气候
山王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早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8.5℃,1月平均气温6℃;长期年平均265天,无霜期年平均248天,最长278天,最短21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47.6小时,年总辐射127.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76天;年平均降水量920毫米。
水文
山王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水系,准河自孔集村西入境由西而东,境内河道长8.6千米。
自然灾害
山王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5年3遇,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自然资源
山王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石灰石、紫砂页岩,地质储量分别为60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200万立方米,可采储量分别为400万立方米、800万立方米、150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山王镇10村境内;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000万立方米;2011年,山王镇有耕地面积1.2万亩,全部为水浇地。
人口
2011年末,山王镇辖区总人口4697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157人,城镇化率58,4%,另有流动人口2636人;总人口中,男性21903人,占48.92%;女性22871人,占51.08%;14岁以下7164人,占16.00%;15—64岁24625人,占5.14%;65岁以上12985人,占28.8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3932人,占98.1%;回族836人,占1.86%;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5.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28.3人。
2017年末,山王镇常住人口为53118人。
截至2019年末,山王镇户籍人口为5177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山王镇财政总收入8118万元,比上年增长34%。
截至2019年末,山王镇有工业企业48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8个。
农业
2011年,山王镇农业总产值8910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550吨,其中水稻2850吨,小麦27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2000亩,产量13600吨,主要品种有青菜、大葱、西红柿、豆角、萝卜、土豆等。
山王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200头,年末存栏1800头;羊饲养量3600只,年末存栏1700只;家禽饲养量18万羽。
工业
山王镇形成以煤炭、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塑料制品、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2011年,山王镇有工业企业32家,职工165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商业
2011年末,山王镇有商业网点467个,职工171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2亿元。
邮电业
2011年,山王镇邮政业务收入400万元,其中纯收入17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96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山王镇有幼儿园6个,在园幼儿1020人,专任教师102人;有小学7所,在校生1600人,专任教师125人;有初中3所,在校生1500人,专任教师1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山王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10万多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山王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门诊部(所)18个;有病床1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8张,固定资产总值1200万元;有专业卫生人员315人,其中执业医师32人,执业助理医师105人,注册护士13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37万人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山王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65户,人数1569人,支出412.3万元,月人均219元;医疗救助381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4户,人数428人,支出4.8万元,月人均89.2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84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3人;有社区服务设施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4542人,参保率100%。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山王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3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1万份(册);有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29个;有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3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1.3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7万户。
交通运输
山王镇有铁路水(家湖)张(楼)线经过张楼村境内。
历史文化
山王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原名山王集的山王村而得名。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山王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