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兰(学名:Lirianthe delavayi (Franch.) N. H. Xia et C. Y. Wu)是木兰科、长喙木兰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色或灰黑色,粗糙而开裂。嫩枝榄绿色,被淡黄褐色平伏柔毛,老枝粗壮,具圆点状皮孔。叶厚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边缘波状,叶面初被卷曲长毛,后无毛。花梗直立,花芳香,杯状;花被片9-10,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形,向外反卷,内两轮乳白色,倒卵状匙形。聚合果卵状长圆体形,蓇葖狭椭圆体形,背缝线两瓣全裂,被细黄色柔毛,顶端缘外弯。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形态特征
常绿
乔木,高达12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黑色,粗糙而开裂。嫩枝榄绿色,被淡黄褐色平伏柔毛,老枝粗壮,具圆点状皮孔。叶厚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长10(14)-20(32)厘米,宽5(7)-10(20)厘米,先端圆钝,很少有微缺,基部宽圆,有时微心形,边缘波状,叶面初被卷曲长毛,后无毛,中脉在叶面平坦或凹入,残留有毛,叶背密被交织长绒毛及白粉,后仅脉上残留有毛;
侧脉每边11-16条,网脉致密,干时两面凸起;叶柄长5-7(10)厘米,初密被柔毛;
托叶痕几达叶柄全长。
花梗直立,长3-4厘米,花芳香,杯状,直径15-20厘米;
花被片9-10,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形,长6-8(10)厘米,宽2-3(4)厘米,向外反卷,内两轮乳白色,倒卵状匙形,长8-11厘米,宽2.5-3.5厘米,内轮的较狭;
雄蕊约210枚,长1.8-2.5厘米,两药室隔开,药隔伸出成三角锐尖头;
雌蕊群卵圆形,顶端尖,长3-4厘米,具约100枚雌蕊,被细黄色柔毛。
聚合果卵状长圆体形,长9-15(20)厘米,
蓇葖狭椭圆体形,背缝线两瓣全裂,被细黄色柔毛,顶端缘外弯。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喜生于海拔1500-2800米的石灰岩山地阔叶林中或沟边较潮湿的坡地。
在中国云南,从东部的师宗、罗平直到西部腾冲高黎贡山和西北部的丽江海拔1500-2800米地带都有生长。适生于石灰岩山地,阔叶林中。在昆明安宁市,海拔1800-1900米,石灰岩山地,山木兰成为滇青冈、云南油杉林群落的组成成分,伴生树种有黄连木、清香木、海桐、滇润楠、云南樟等。林分平均高8-13米。在富民县,海拔2200米的核桃箐河谷石灰岩坡地,山木兰成为滇青冈、滇朴群落的主要成分,处于群落上层,伴生树种有干香柏、大果冬青、鸡嗉子、新樟、滇润楠、清香木、黄连木、云南泡花树、岩桑等,平均高15-25米,生长较旺盛。滇青冈、滇朴、山木兰均为滇中地区的标志种。在官渡区矣六乡,海拔2100-2400米,山地缓坡地段,山木兰成为石栎、高山栲群落的组成成分,平均高23米,呈灌木状生长。在宜良县,海拔2100-2200米,山脊两侧的陡坡地段,山木兰成为滇石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组成成分,林分平均高16-20米,山木兰处于林分第Ⅱ林层,伴生树种有野山茶、厚皮香、石楠等,生长旺盛。在石林县小芒山,海拔2000-2100米,石灰岩山地,山木兰是铁橡栎、麻栎林群落的组成成分,林分平均高18-23米,山木兰处于Ⅰ林层,生长健壮,伴生树种有清香木、干香柏、鸡嗉子、大果冬青、毛榆、黄檀等。在嵩明县果东海拔2400-2600米山地陡坡地段,坡度25-40°,山木兰是石栎、滇青冈林群落的组成成分,林分平均高1520米,山木兰处于Ⅰ林层,伴生树种有元江栲、云南樟、石楠、香叶树、云南木樨榄等。此外,在安宁曹溪寺尚存700年生的山木兰古树。在昆明地区山木兰分布在海拔1800-2600米山地,且多是生长在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米易、会理)、贵州西南部、云南(丽江、洱源、腾冲、昆明、文山州)。
繁殖方法
压条繁殖
主要采用高空压条的方法,一般在山木兰生长旺盛的4月份进行。进行高空压条前,要选择头年生长健壮、抗性较强、芽苞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在其光滑并便于捆绑的部位,进行1.5-2.0厘米宽的环状剥皮,同时还要刮除剥皮后残存的形成层,再用塑料薄膜包在环口下端3-5厘米处,薄膜交口处在上面,这样才不漏水,用细绳扎紧;然后将塑料薄膜往上翻过来,理顺围住环口,中间填入水分适宜的培养土或苔藓拌土,封扎好上口,压条操作就算全部完成。以后要经常保持生根基质潮湿,秋季生根后,从塑料包的下端剪下,去掉包扎用的塑料薄膜,带土团进行定植,精心管理一段时间,成活后就是1株完整的山木兰新株了。
播种繁殖
山木兰是一种生长缓慢,并难于获得种苗的珍贵花木。若要采用播种的方法进行有性繁殖,主要是在生殖生长季节进行,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使山木兰花后能够挂果,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9-10月份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采收后要堆放背阴处,让其完成后熟期,最后取出种子,清洗干净,稍晾后便可播种。而长江流域冬季气温低,不宜幼苗生长,所以,大多将种子贮藏在湿润的河沙中,待到第2年春暖花开的3月份再播种。
播种苗床应选在冬暖夏凉的房前屋后,选在庭院的竹林遮荫处也可以。要深翻土地,加施农家堆积的干杂肥,充分混合后进行烈日曝晒,最后整平耙细,制作露天苗床,其长200-300厘米,宽80-100厘米,高20-25厘米。播种前,将种子从河砂中筛出,随即就可进行播种,然后覆土盖住种子,喷透播种水,并盖上一层稻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苗床温度控制在20-25℃,20-30天后,种子就能萌发新根,胚芽便破土而出。一般要2 个月左右胚芽才能长出真叶。此时可用0.3%的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每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以促进根系发展,幼苗健壮生长。每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不能让强阳光照射,其余时间都可进行光照,这有利于幼苗采光而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冬季可将幼苗移入温室或地窖内越冬,第2年3月份时便可搬出定植栽培或进行盆栽。
栽培技术
山木兰的株形健壮,叶片宽大肥厚,生性强健,适合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等栽培,要根据山木兰的生长习性和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定植时要挖大坑。坑底填放长效有机肥,回填肥沃的砂质菜园土,起苗时植株要带土团,栽植于大坑中央,周围分层填放培养土,灌透定根水,以后应保持坑土湿润,还要扦插支撑竿防护,以保证山木兰顺利成活。不能把山木兰栽培在贫瘠的薄壤中,那样会使山木兰逐渐退化。
露地栽培的山木兰,冬季可以采用环状开沟的方法,在沟内施入适量的固体的肥料,让植株缓慢吸收,以促进次年早开花和延长开花期。在春季的营养生长期,也可开沟施一些腐熟稀薄的饼类液体肥料,然后回土把沟填平,第2天把水灌透。开花挂果后再追施1次肥料。每次施肥后也要把水灌透,使土壤膨松,湿润透气,只有这样山木兰才能翡翠碧绿,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秋季要增施以磷酸钾为主的有机肥料,以促进根系生长,嫩枝粗壮,提早成熟,从而提高它的抗寒能力,使其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都能安全露地越冬。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该种树冠婆娑,入夏乳白而芳香的大花盛开,衬以光绿大叶,为极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亦为其分布区的重要庭园及造林树种。四季常青,叶绿花大,洁白纯净,素雅清香,浓荫郁蔽,用于城乡绿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更是寺庙礼佛的活着的“贡品”,称为“佛家的花”,庙宇古刹多有栽培。
经济价值
花可提取芳香精油,得率为0.18%,主要化合物成分有:月桂烯、水芹烯、三环萜、罗勒烯、芳樟醇、香茅醇、香叶醇、金合欢醇等,是化妆品和其他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木材纹理直,结构细,硬度中等,可供家具、农具、文具、细木工等用材。
药用价值
来源:山木兰的树皮和花入药。
性味功能:树皮:苦、辛,温。温中理气,健脾利湿;花:苦、辛,平、宣肺止咳。
主治用法:树皮: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花(或花蕾):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咳嗽。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植物文化
据《徐霞客游记》载,山木兰即佛教所谓“昙花一现”的佛教圣花。今云南昆明温泉
曹溪寺山木兰古树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