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梗菜是
桔梗科半边莲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20厘米,根状茎直立,生多数须根;茎圆柱状;叶螺旋状排列,叶无柄厚纸质,叶片宽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窄披针形,花萼筒杯状钟形,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蓝紫色,外面无毛,内面生长柔毛,花丝筒无毛;蒴果倒卵状;种子近半圆状,棕红色,表面光滑;花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桔梗科半边莲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20厘米,根状茎直立,生多数须根;茎圆柱状;叶螺旋状排列,叶无柄厚纸质,叶片宽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窄披针形,花萼筒杯状钟形,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蓝紫色,外面无毛,内面生长柔毛,花丝筒无毛;蒴果倒卵状;种子近半圆状,棕红色,表面光滑;花果期7-9月。
半边莲《黑龙江中药》,水苋菜、苦菜、节节花《湖南药物志》,大种半边莲、水白菜(江西《草药手册》),天竹七《浙江药用植物志》,对节白、水杨柳《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产地生境
山梗菜产于中国东三省、云南西北部、广西北部、台湾、山东、河北等地区,在朝鲜、日本、东西伯利亚等地区也有分布。常生长于平原或山坡湿草地。
生长习性
山梗菜耐寒力不甚强,忌酷热,喜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壤土
繁殖方法
山梗菜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山梗菜如同其别名“琉璃蝶”一样,开放看无数张着翅膀的小花,营造出优雅的氛围。花朵繁多且花色多彩,可单株种植于盆栽之中用于观赏。
药用价值
炮制: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入药部位:根或带根全草。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入肺、肾经。
功效:祛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喘,肝硬化腹水,水肿,痈疽疔毒,蛇犬咬伤,蜂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相关论述:
《东北药用植物志》:“根作利尿、催吐、泻下剂。”
《吉林中草药》:“镇咳,祛痰,利水,消肿。治慢性肾炎,支气管炎;外用解毒,治蛇咬伤。”
使用注意:阴疽患者慎服。口服过量可致呕吐或泻下。
药理价值
山梗菜具有中枢兴奋、箭毒样、祛痰、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的作用。
治伤风发热,山梗菜全草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慢性肾炎,
半边莲12g。水煎3次,混合后分3次服,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治腹水,山梗菜干草9-15g,白茅根9-12g,粉条草9g。炖猪脚吃。(《庐山中草药》)
治痈疽疔疮,山梗菜9-15g。水、酒各半煎服,如有寒热表症,加葱白3-5个,淡豆豉9g,并外用根同水磨成糊状,涂擦患处。(《庐山中草药》)
治毒蛇咬伤,鲜山梗菜全草30g,鲜三叶鬼针草60g。捣烂绞汁或水煎服。若兼喉痹者,另加六神丸20粒同服。(《福建中草药临床手册》)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根茎较粗壮,具多数白色细须根。茎直立。单叶互生,披针形,先端尖,边缘具细锯齿。总状花序生茎顶端,花萼钟状5裂;花冠深蓝色,近二唇形,上唇2全裂,下唇3裂,裂片长圆形,边缘密生白色缘毛。有时可见小蒴果。气微,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