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采用回旋式结构,描述了
售货员挑担上山,热情为山村民众服务的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音乐轻快、诙谐,使人充分感受到售货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开朗热情的
东北人性格。该曲自产生后就在全国广泛流传,已成为唢呐演奏者的必吹曲目,也是唢呐
考级考试的必备曲目。
这首曲子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中国还比较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货物紧缺,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买粮要
粮票,买布要
布票,买油要油票,有时有了票还不一定买得到,只有在城镇和县城才有小卖部。经济不发达,交通情况也很落后,所以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非常缺货物,于是,城镇上的售货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挑着货物上山,上门服务,把货物送到山民的手中。张晓峰先生感慨于此情此景,感慨于售货员为村民们热情服务,结合了东北民歌曲调,创作了此曲。
张晓峰,江苏太仓人,音乐家,作曲家,扬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获得者。被誉为“曲神”、“乐痴”。张晓峰先生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创作的《迎宾曲》成为国家接待外宾的演奏曲目,《山村来了售货员》成为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音乐,《新婚别》、《
窦娥冤》等作品被誉为“音乐中的唐诗”,多部乐曲被选为大、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他整理编配的《
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太仓江南丝竹新曲八首》丰富发展了江南丝竹,辅导太仓丝竹乐团多次荣获全国大奖,并多次赴新加坡、北京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
乐曲分为:赶路、
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第一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云锣”叮当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肩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第一段结束后,以“咔腔”的
唢呐吹奏技法奏出“卖货喽”的吆喝声,紧接
笛子轻声模仿空谷回声。选购一段唢呐与乐队互相对答,妙趣横生,描绘了人们踊跃购货的生动场景。末句再次出现“卖货喽”的吆喝声,乐队的伴奏轻快活泼,表现售货员正往新的目的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