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扁豆(学名:Chamaecrista nictitans (L.) Moench)是蝶形花科山扁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直根系,长80-120厘米,侧根发达。茎圆形直立,株高110-150厘米。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条形。花腋生,花冠假蝶形,黄色。可育雄蕊9枚,单雌蕊,子房上位。荚果扁平。种子棕黑色,种皮坚硬。千粒重4.6-4.8克。
多年生
草本。直根系,长80-120厘米,侧根发达。茎圆形直立,株高110-150厘米。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条形,长5-6厘米,宽1.5-2.2厘米。花腋生,
花冠假蝶形,黄色。可育雄蕊9枚,单雌蕊,子房上位。
荚果扁平。种子棕黑色,种皮坚硬。千粒重4.6-4.8克。
适时播种:山扁豆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但最佳播期在5月初。过早播种,温度低,发芽慢,发芽率低;太迟播种,温度高,山地土壤干燥,湿度小,影响发芽,且生长周期短,收割次数少,产量低。5月初播种,正遇夏季生长旺盛,7-9月是生长高峰期,8月初花期,花期可延续至初霜。种子采收期在10-11月,山扁豆遇霜地上部枯死,接地部的主茎及根仍能宿存,翌年春天萌芽再长,也可落地种子萌发再生。
播种方法:山扁豆种皮坚硬,播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以促进出苗。处理方法可用砂子擦破种皮,即用1:10的种子、砂子进行充分搅拌,以磨破种皮。也可用60-80℃
温水浸包3分钟,使种皮软化胶状物浙出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种子,用专用型根瘤菌拌种。播种方法采用穴播、条播、撒播均可。穴播、条播以20-30厘米株行距较佳,穴播每穴4-5粒种子,撒播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盖土,亩播种量0.5-0.8千克。
整地除草:利用果园冬季深翻,若种植前土质较松,可不再深翻。如杂草丛生,宜选晴天,用草甘膦或41%农达除草,待杂草完全枯死后,再进行清理园中枯枝落叶及杂草、草根等。
田间管理:每亩用钙镁磷5-10千克拌种作基肥。新开垦的黄红壤果园应亩施尿素4千克、氯化钾10千克。山扁豆可在十分贫瘠的黄红壤上生长,但苗期生长较慢,需适时中耕除草1-2次。也可用6.9%
威霸除去以禾本科为主的杂草;若苗情较弱,可施少量追肥。6-7月生长旺盛,形成覆盖层抑制杂草生长后,就不需管理。收割后适施磷肥,越冬老草在冬季前及春季萌发后,应适施磷钾肥,以促生长。
适时收割:应及时
割青用作饲料或肥料,当年播种的山扁豆一年可收割2-3次,平均鲜草重每亩可达2500-3000千克。在现蕾期或初花期收割,可用作鲜喂青贮,此时营养价值最高。结荚后可割草翻压作绿肥或覆盖物,也可作冬季果园扩穴堆肥。收割时
留茬高度一般不低于20厘米,留茬太低会影响新芽萌发速度。山扁豆花期长,结实参差不齐,成熟也不一致,且成熟后易自然开裂,所以要掌握好采种时间,一般在荚果由绿色刚转成黑色时最适宜,收割的种子要晒干妥善贮存。
饲料:山扁豆营养丰富,盛花期干物质含粗蛋白质14.96%。盛荚前适口性好,牛、羊、猪、鱼喜食。可放牧、青饲、青贮或制作干草,鲜草产量5.25-6.75万千克/公顷。
生态:山扁豆也可用于园地间作、改良上壤和保持水土等。通过生物固氮和青料压青,起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果树产量、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具有覆盖表土、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杂草危害、省工、省成本、省肥的特点;具有调节地温作用,种植山扁豆土壤植被加厚,有助于夏天降温,冬天防冻,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有助于果树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