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精神
模仿实现超越的一种精神
“山寨精神”——希望通过模仿实现超越的一种精神
简介
山寨精神就是极具创新意识,不怕丢脸,不怕低利润,把能实现的功能都实现,想方设法地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求。山寨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简单模仿 做工粗糙
2006年底,山寨机已经占据国内手机市场近30%的份额。2007年初,山寨机还停留在对热门机型简单的外形模仿而已,基本上只能说是类似,还不敢大张旗鼓的完全照搬。这时的山寨机还是依靠单纯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来吸引用户的注意。
第二阶段
— 贴身肉搏 真假难分
山寨机在仿制热销机型方面的造诣越来越强,很多机型都能做到让业内人士难辨真假的境地,对手机稍不了解,就可能陷入消费陷阱。市面上热销机型几乎都惨遭复制,像 N73、N95等最热门机型市面上甚至有多达数十款的复制机在热卖。
第三阶段
— 主动出击 创新不断
山寨机后期的发展更是创新不断,让人大跌眼镜。外形方面突破很大,已经跳出模仿的圈子,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功能方面的改进也不少,宣传方面同样是噱头不断,偷拍、大屏、手写、电视等概念全都完美的融入进来。
理解创新方法
广义上说,创新可分为两种:技术推动式与用户拉动式。前一种是在领先研究的基础上推出新产品,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并不可行。后一种则是在不依赖于专门的科学突破的情况下,发现解决用户问题的办法。在新兴市场上的用户相对而言并不富裕,这就意味着企业找到的办法还必须是低成本的,这样才能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获取收益。 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时,通常只是把它们面向发达市场的产品稍微向下作些调整就拿过来卖,因此不能够以合理的价位帮助本地用户解决问题。而这些公司的总部又远在海外,不清楚服务本地用户时哪里可能出了偏差。相形之下,本地公司则可以做到洞察本地需求,设计创新性的方法解决用户的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在手机产业中,国产大厂多年来没有能够洞察这两种创新的不同,一味跟在顶尖国际厂商后面亦步亦趋,试图追求品牌、追求技术壁垒、追求规模,最终在全线陷入价格战的同时,越来越远离本地用户的需求。
而山寨机的生产厂商则不然。它们对这个阶段的中国用户需求了然于心,动作“短、平、快”,出手“稳、准、狠”,这使得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左右逢源:对于追求性价比的低端用户,山寨机以低廉的价格开道,辅以强大的功能,“不但要好!还要最便宜!”对于追逐新潮和个性的城市白领,山寨机则会快速地“变脸”,以“便宜又好玩”的姿态出现,打出生活态度的旗号:“‘山寨’是追求个性的体现,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嘲讽”。这些年来,还很少见到有哪一种产品,能够同时通吃这两大市场。跨国企业以及跟随跨国品牌的国产企业们所不屑一顾的市场需求,生生被山寨机厂商做成了一块大饼。
更有意思的是,山寨机生而具有后福特主义气质,它的生产者仿佛前工业时代的手工作坊,个体产量不多但厂家众多,像IBM推崇的那样“随需应变”,一举颠覆了工业时代非个性的批量化生产。它的这种气质给它带来了特立独行的味道,使山寨机得以进入口碑营销的高境界,这是那些往往故作玄虚、呆板无聊的传统品牌手机厂商(除了苹果这样的创意大哥大之外)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
生活于消费社会中的我们都久受大厂商、大品牌之欺压,一旦有刘姥姥闯进大观园、公牛大闹瓷器店,我们心中的那点草莽情怀于是便喷薄欲燃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山寨机已反客为主,由苟活于一隅而逐鹿于中原,从落后地区直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中心城市,甚至有漂洋过海之势。城头变幻寨王旗。山寨机的兴盛,不是托福政府高高在上的计划,也非拜洋人的衮衮天威,而完完全全是市场选择的。
知名手机,品牌当然有理由把山寨机的生产厂商视作一群暗处里的“小偷”,不齿“山寨文化”的盗版、克隆、仿制等等。问题在于,市场是硬道理,用户是更硬的道理。一个山寨机的经销商说得好:“很多手机好不好的标准,其实都是厂家主导的,它在报纸上说什么是高科技就是高科技,它说什么是尖端设计什么就是尖端设计。关键是顾客认为手机是什么。什么是好手机?顾客喜欢的就是好手机。”
人们通常认为,创新需要雄厚的资源,非大跨国公司的人力和财力莫属。只有像IBM、索尼、三星和诺基亚这样的企业才能够花费巨资开展研发,积累重要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但山寨机证明了,如果能够富有创造性地为用户解决问题并长期坚持这样做,创新也可以在后发公司手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如果沿着原来人们对创新的刻板推理,那么,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上至少横亘着三重障碍:第一,中国缺少现成的知识产权,也缺乏建立在训练良好的科研人员和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之上的科技基础;第二,成本和资金方面的压力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实力支持基础研究;第三,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企业必须艰苦地挣得一定的利润,无法在产品上花太多的本钱。
在这种情况下,山寨机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三种创新策略。一是坚定地站在用户的一边,二是将非技术性的创新系统化,三是捕捉本地的机会,但在全球整合创意与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道,能够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取得最大成效。
那些依赖技术推动式创新的大公司如Novartis或IBM,其创新系统化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研发机构和实验室的管理上。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用户拉动式创新主要来自于围绕核心技术的商业模式中的一些要素,如生产、物流、分销与服务。追求用户拉动式创新的管理者,必须勇于在所有这些要素上进行试验,将其中最有潜质的做法挑选出来加以迅速和广泛的扩散。
注重用户拉动式创新,意味着企业要格外看重“客户资源”。能够抓住市场用户的资源,也就等于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人员也好,技术成果也好,一切服从于能不能产生重大的用户资源。在目前的情况下,那些有主宰地位的跨国企业的确会在技术开发方面领先好几步,但对于尚未占据市场主导的中国企业来说,其实未必要在技术领先方面有过高追求。如果不在强化企业竞争力上着手,而去标榜科技开发的突破,就有点舍近求远了。
意义
总之,山寨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企业的发展并不完全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对市场的感应和这种感应之后的反应速度。 有人说:“山寨”之风不能长,否则谁来搞创新?”说这话的人不知道,山寨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怕丢人,就怕功能不全;不怕便宜,就怕不能满足需要。你没有需求,也给你创造需求;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简言之:不怕雷到你,就怕囧自己。”
所以,有关代表中国2008年的汉字的推选,有人说“雷”,有人言“囧”。要我说,当之无愧、非其不可的,还是“山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5 09:16
目录
概述
简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