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
依山而建的城市
山城,是指大面积依托山地修筑建设的城市,其城镇中的很多建筑设施是在崎岖地形上安置的。
概念定义
山城是指利用险峻的山势而修筑的城市。在军事上,高地是防御的优势位置。除日本之外,也有很多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山城,例如三韩时代的朝鲜半岛、中世纪的西欧等。近代的旅顺要塞以及马奇诺要塞这样修筑于山上的要塞群,虽然不能被称为山城,但其机能却也类似。
虽然险峻的山势满足了便于防御的条件,但由于居住不便,被保护者的居住地通常距离城池有一段距离。加之山城多数是专门为了军事防御而建造的,君主平时在山麓处同官吏、百姓同住,一旦敌人来袭则立即进入山上的城池进行防守,这成为古代普遍的做法。
代表城市
张之洞曾这样吟咏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山城是重庆市区的别称,其实山城是一种建成形态,因为重庆市区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城,所以山城在某些时候便特指重庆市区,除此之外,国内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山城”,如中国短道速滑之乡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国药都辽宁省本溪市、长城博物馆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国气都四川省达州市,中国的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白山市、河北省承德市、重庆市涪陵区万州区等等,都是建在山上的城区。
相关古诗
原文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累官至翰林学士,传世有汲古阁本《六一词》。为北宋前期词坛大家。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治史和文学批评也卓有建树。
词汇来源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回楼。”
白居易《郡中》 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小记》:“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绝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参考资料
重庆一座山城,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火炉之首”,夏季最高温达43℃.重庆一座山城,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火炉之首”,夏季最高温达43℃.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5 15:21
目录
概述
概念定义
代表城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