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兰属(学名:Oreorchis Lindl.)是
兰科下的一个属。地生草本,地下具纤细的根状茎;根状茎上生有球茎状的假鳞茎;假鳞茎具节,基部疏生纤维根。全属约16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至日本和西伯利亚。中国有11种。
特征描述
地生草本,地下具纤细的根状茎;根状茎上生有球茎状的假鳞茎;假鳞茎具节,基部疏生纤维根。叶1-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线形至狭长圆状披针形,具柄,基部常有1-2枚膜质鞘。花葶从假鳞茎侧面节上发出,直立;花序不分枝,总状,具数花至多花;花苞片膜质,宿存;花小至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相似或花瓣略狭小,展开;两枚侧萼片基部有时多少延伸成浅囊状;唇瓣3裂、不裂或仅中部两侧有凹缺 (钝3裂) ,基部有爪,无距,上面常有纵褶片或中央有具凹槽的胼胝体;蕊柱一般稍长,略向前弓曲,基部有时膨大并略凸出而呈蕊柱足状,但无明显的蕊柱足;花药俯倾;花粉团4个,近球形,腊质,具1个共同的粘盘柄和小的粘盘。
本属后选模式种: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 (Corallorhiza patens Lindl.)
分布范围
全属约16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至日本和西伯利亚。我国有11种。
下级分类
西南山兰 Oreorchis angustata L. O. Williams ex N. Pearce et Cribb
大霸山兰 Oreorchis bilamellata Fukuyama
短梗山兰 Oreorchis erythrochrysea Hand.-Mazz.
长叶山兰 Oreorchis fargesii Finet
囊唇山兰 Oreorchis indica (Lindl.) Hook. f.
狭叶山兰 Oreorchis micrantha Lindl.
硬叶山兰 Oreorchis nana Schltr.
大花山兰 Oreorchis nepalensis N. Pearce et Cribb
矮山兰 Oreorchis parvula Schltr.
山兰 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
西南山兰
假鳞茎近梨形,长达1.5厘米,宽约1厘米。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宽披针形,长达19厘米,宽约2厘米;叶柄长达6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长达30厘米,中下部有2枚筒状鞘;
总状花序长约11厘米,疏生多花,多者可达30朵;花苞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6毫米;花开放时直径约11毫米;中萼片披针形,长约5.5毫米,宽约1.2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亦为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近急尖;花瓣狭卵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1.2毫米,先端近急尖;唇瓣长约4.5毫米,近基部3裂,基部有短爪;侧裂片半卵形,长约1.4毫米,先端圆钝;中裂片近倒卵形,边缘波状;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长约2毫米,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以上;蕊柱棒状,长约3毫米。花期6月。
产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坡草地或开旷多石之地,海拔约3000米。
大霸山兰
假鳞茎卵球形或其他形状,长2-3厘米,宽0.7-2厘米,密接,具2-3节。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线形,长可达40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长达50厘米,具3-4枚鞘;总状花序长约14厘米,具15-20朵花;花苞片小,长约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9毫米,褐色;花张开,暗褐色,但唇瓣白色,背面黄色,中裂片有红褐色斑;萼片狭长,长8-8.5毫米,宽2-3毫米;花瓣亦狭长,长约8毫米,宽1.5毫米,先端急尖;唇瓣长6.5毫米,向基部渐狭,近中部3裂,无明显的爪;侧裂片狭窄,多少围抱蕊柱,长约5毫米,先端钝;中裂片外弯,长约3.8毫米,宽3.2毫米,先端近截形,边缘波状;唇盘上在两枚侧裂片与中裂片之间有1个黄色的、中央有纵槽的宽阔胼胝体;胼胝体长达2.5毫米,与中裂片基部近等宽;蕊柱长4毫米,圆柱形。花期5-6月。
产台湾(大霸尖山)。生于林下阴湿地面,海拔在2500-3000米之间。
短梗山兰
假鳞茎宽卵形至近长圆形,长0.8-2厘米,宽0.7-1.3厘米,具2-3节,以短的根状茎相连接,多少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至狭长圆状披针形,长6-10 (-13)厘米,宽l.2-2.3厘米,长度为宽度的5-10倍或偶尔超过,先端渐尖,基部常骤然收狭成柄,叶柄长2-4.5厘米。花葶自假鳞茎侧面发出,长13-27厘米,近直立,中下部有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5-11厘米,具10-20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梗和子房长3-5毫米;花黄色,唇瓣有栗色斑;萼片狭长圆形,长6-8毫米,宽1.5-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侧萼片略小于中萼片,常稍斜歪;花瓣狭长圆状匙形,长5.5-6.5毫米,宽约1.5毫米,常多少弯曲,先端钝;唇瓣轮廓近长圆形,长约5毫米,近中部或下部2/5处3裂;侧裂片半卵形至近线形,长0.8-1毫米,宽约0.7毫米;中裂片近方形或宽椭圆形,边缘略呈波状,长约2.5毫米;唇盘上在两枚侧裂片之间有2条很短的纵褶片;蕊柱较粗,长约3毫米。花期5-6月。
产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下、灌丛中和高山草坡上,海拔2900-3600米。
长叶山兰
假鳞茎椭圆形至近球形,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有2-3节,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叶2枚,偶有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20-28厘米,宽0.8-1.8厘米,纸质,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柄,有关节,关节下方由叶柄套迭成假茎状,长3-5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直立,长20-30厘米,中下部有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通常多少缩短,长2-6厘米,具较密集的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7-12毫米;花10余朵或更多,通常白色并有紫纹;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9-11毫米,宽2.5-3.5毫米,先端渐尖;侧萼片斜歪并略宽于中萼片;花瓣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0毫米,宽3-3.5毫米;唇瓣轮廓为长圆状倒卵形,长7.5-9毫米,近基部处3裂,基部有长约1毫米的爪;侧裂片线形,长2-3毫米,宽约0.7毫米,先端钝,边缘多少具细缘毛;中裂片近椭圆状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上半部边缘多少皱波状,先端有不规则缺刻,下半部边缘多少具细缘毛,较少近无毛;唇盘上在两枚侧裂片之间具1条短褶片状胼胝体,胼胝体中央有纵槽;蕊柱长约3毫米,基部肥厚并略扩大。蒴果狭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8毫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武夷山)、台湾、湖北和四川。生于林下、灌丛中或沟谷旁,海拔700-2600米。
囊唇山兰
假鳞茎卵球形或近椭圆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具2-3节,多少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长12-13厘米,宽约2.4厘米,基部具短柄;叶柄长2-2.5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直立,长20-36厘米,中下部有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5-9.5厘米,具4-9朵花;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5-7毫米;花直径约1.5厘米;萼片与花瓣暗黄色而有大量紫褐色脉纹和斑,唇瓣白色而有紫红色斑;萼片狭长圆形,长8-9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略斜歪;花瓣狭卵形或狭卵状披针形,长6-7毫米,下部宽约2毫米,先端渐尖;唇瓣轮廓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宽长圆形,长6-7毫米,宽约4毫米,在中部至上部1/3处略3裂或仅两侧有裂缺,基部具爪并有明显的囊状短距,上半部(或中裂片)边缘波状,先端多少有不规则缺刻,唇盘上无褶片;蕊柱细长,长5-6毫米,基部肥厚并略扩大。花期6月。
产四川西南部(康定)、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朗县、亚东)。生于林下或高山草甸上,海拔2500-34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狭叶山兰
假鳞茎卵球形或长圆形,长1-1.3厘米,直径约1厘米,彼此较密接,具节,多少具撕裂成纤维状的残留鞘。叶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基部收狭成柄,连柄长达17厘米,上部宽5-7毫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或近顶端处发出,长20-30厘米,中下部有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4-6厘米,具8-12朵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5-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6-9毫米;花白色;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5-6毫米,宽1.5-2毫米,先端近急尖;侧萼片略斜歪;花瓣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5.5毫米,宽约1.2毫米,先端短渐尖;唇瓣轮廓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毫米,近基部3裂,基部有短爪,无囊;侧裂片近线形,长约1.5毫米;中裂片倒卵形或宽倒卵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略呈皱波状,有时先端有凹缺;唇盘上在两枚侧裂片之间有1枚线形的、中央有纵槽的胼胝体,延伸到中裂片下部;蕊柱长约2.5毫米,略向前弯。蒴果椭圆形,下垂,长1-1.2厘米,宽约5毫米。花期6月,果期不详。
产西藏南部至东南部(聂拉木、林芝、波密、察隅) 。生于林下,海拔2500-30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硬叶山兰
假鳞茎长圆形或近卵球形,长6-9(-15)毫米,宽5-6毫米,具2-3节,以根状茎相连接;根状茎纤细,直径1-2毫米。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卵形至狭椭圆形,长2-4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长10-20厘米,近直立,中下部具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2.5-6厘米,通常具5-14朵花,罕有减退为2-3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梗和子房长3-5毫米;花直径约1厘米;萼片与花瓣上面暗黄色,背面栗色,唇瓣白色而有紫色斑;萼片近狭长圆形,长6-7毫米,宽1.5-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侧萼片略斜歪;花瓣镰状长圆形,长5.5-6.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唇瓣轮廓近倒卵状长圆形,长5-7毫米,下部约1/3处3裂,基部无爪或有短爪;侧裂片近狭长圆形或狭卵形,稍内弯,长约0.8毫米,宽约0.5毫米;中裂片近倒卵状椭圆形,长约4.5毫米,边缘稍波状,有黑色或紫色斑点;唇盘基部有2条短的纵褶片;蕊柱粗短,长2-2.5毫米。花期6-7月。
产陕西西南部、甘肃南部、湖北西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部。生于高山草地、林下、灌丛中或岩石积土上,海拔2500-4000米。
大花山兰
假鳞茎长圆状卵球形至近方形,长达2厘米,宽1厘米。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披针形,长可达30厘米,宽约1.7厘米,具明显的脉;叶柄长达10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长达35厘米,中下部有2枚筒状鞘;总状花序具约2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1.2厘米;花大,张开,直径达1.5厘米,棕绿色或黄绿色,但唇瓣淡粉红色至白色并有紫色斑点;中萼片线状披针形,长1.5-1.6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近急尖;侧萼片宽披针形,长约12毫米,宽3毫米;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3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唇瓣长达11.6毫米,3裂,基部有长爪;侧裂片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1.2毫米,稍内弯,先端钝;中裂片卵状椭圆形,长为唇瓣的3/5,宽约6毫米,边缘波状;唇盘上有2条半月形的纵褶片,位于两枚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上方,长达2.6毫米,高约1毫米;蕊柱长达8.3毫米。花期5-6月。
产西藏南部(朗县)。生境不详。尼泊尔也有分布。
矮山兰
假鳞茎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2厘米,宽8-10毫米,有节,多少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8-11厘米,宽1.3-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逐渐收狭成柄;叶柄长1-2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长12-16厘米,直立,中下部有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2.5-4厘米,具7-12朵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2-2.5毫米;花蜡黄色;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6-7毫米,宽1.5-2毫米,先端钝;侧萼片略斜歪;花瓣舌状披针形,长5-6毫米,宽约1.5毫米,略镰曲;唇瓣轮廓为倒卵形,长约5毫米,基部有短爪;从下部2/5处3裂;侧裂片舌状,长不及1毫米,先端钝;中裂片近卵圆形,长约2毫米,边缘稍波状;唇盘基部有2条纵褶片,纵褶片多少合生;蕊柱长约2.5毫米,稍向前弯曲。花期5-7月。
产四川西南部(马边、稻城、雷波)和云南西北部(丽江、中甸)。生于林下或开旷草坡上,海拔3000-3800米。
山兰
假鳞茎卵球形至近椭圆形,长1-2厘米,直径0.5-1.5厘米,具2-3节,常以短的根状茎相连接,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叶通常1枚,少有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3-30厘米,宽(0.4-)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柄;叶柄长3-5 (-8)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直立,长20-52厘米,中下部有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4.5-15.5厘米,疏生数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长2.5-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8-12毫米;花黄褐色至淡黄色,唇瓣白色并有紫斑;萼片狭长圆形,长7-9毫米,宽1.5-2毫米,先端略钝;侧萼片稍镰曲;花瓣狭长圆形,长7-8毫米,宽1.5-1.8毫米,稍镰曲;唇瓣长6.5-8.5毫米,3裂,基部有短爪;侧裂片线形,稍内弯,长约3毫米,宽约0.7毫米,先端钝;中裂片近倒卵形,长5.5-7毫米,上部宽5-5.5毫米,边缘有不规则缺刻;唇盘上有2条肥厚纵褶片,从近基部处延伸至中部,亦即到达中裂片的下部2/5处;蕊柱长4-5毫米,基部肥厚并多少扩大。蒴果长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7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江西、台湾、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贡山、东川) 。生于林下、林缘、灌丛中、草地上或沟谷旁,海拔1000-3000米。日本、朝鲜半岛至西伯利亚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