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中国近代历史高校,山东农业大学前身
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是近代全国开办的第五所新式高等农业学堂,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前身。
校史演变
建校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民穷国敝,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仁人志士的救亡呐喊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兴办新式学堂,开展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1904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把农业教育正式列入学制。1905年9月2日,清政府诏准自1906年开始废除科举。
建制沿革
1903年,山东巡抚周馥主持成立济南农桑总会;同年,济南农桑总会在山东商务议员、农工商务总局总办朱钟琪主导下,在济南城东七里堡创办山东农事试验场。
1906年2月,山东巡抚杨士骧拨库银4万两,在位于济南东郊七里堡村桑园的山东农事试验场(现山东省农科院一带)基础上,创办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同年9月,学堂建成招生,首届考选120名秀才入学,编为农、林、蚕正科甲班。
典章制度
学制设置
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先设中等农、林、蚕三科,兼令补习普通学,三年毕业,升入高等本科,亦以三年毕业。学堂首届考选120名秀才入学,编为农、林、蚕正科甲班。
组织人事
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设置监督(校长)、总稽查等职务。
办学规模
设备设施
1903年-1906年期间,山东农事试验场在七里堡、全福庄附近陆续购地500亩,辟有桑园130亩,并在千佛山、马鞍山、燕翅山开辟山场5000多亩,从事粮食作物的栽培改良、果树育种和造林试验。
1906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命山东商务议员、农工商务总局总办朱钟琪在省城济南东关外七里堡原有山东农事试验场左近,陆续购地、筑场、建校、制器及推广建造。花费白银约8万两,筹建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学堂校址宽敞整洁,校舍井然有序。
师资教员
学科设置
办学成就
1906至1913年的7年间,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共招收5届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等农林知识人才,办学成绩受到清政府学部赞誉。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管理完善,教员学力相当,课程设置完备,重视实践教学,自1906年学堂开办至1913年学堂易名的7年间,共培养农、林、蚕三科高等本科生178人,中等科410人,一年学制的垦殖专修科88人。清廷学部对学堂办学成绩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该学堂“所费至省而收效颇宏”。
文化建设
山东高等农业学堂首任监督王景禧先生在办学中重视实践教学,主张“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这一办学思想已成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山东农业大学形成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王景禧先生为这一办学特色的形成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学校领导
参考资料
网上校史.山东农业大学数字校史馆.
教员名单.山东农业大学数字校史馆.
学科设置.山东农业大学数字校史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08:03
目录
概述
校史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