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馆
山东省境内事业单位
山东省文化馆 (Shandong Provincial Cultural Centre),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
历史沿革
1957年,山东省文化馆建立,建馆时为山东省群众艺术馆。
1965年,山东省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山东省文化馆。
1971年,山东省文化馆更名为山东省艺术馆。
2007年,山东省艺术馆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
2012年4月,山东省艺术馆新馆批准立项。
2012年5月,山东省艺术馆新馆开工建设。
2013年,山东省艺术馆新馆改建完成。
2013年,山东省艺术馆更名为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建筑布局
建馆初期,仅有一栋1600平方米二层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综合业务楼;原馆址坐落于济南市市中区杆南西街27号,1998年12月,翻建的5500平方米的业务楼投入使用(现为山东省文化馆分馆)。总馆是在原山东省博物馆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
总馆位于济南市经十一路十四号,与名胜千佛山毗邻,交通便利。主楼大厅设有大型壁画《齐风鲁韵、盛世群星》,东西两侧设计了《稷下争鸣》和《杏坛六艺》锻铜浮雕壁画。室内划分为群众文化活动区、专业研究和办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区三大区域,设有多功能厅、各专业艺术门类排练厅、辅导培训教室、书画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厅和精品陈列厅、群星舞台、图书资料室、群星画廊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0余处。 室外划分为群众文化广场区域、东庭院区域和中庭院区域三个区域。其中,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能够举办1000余人中小型文化活动;东庭院区域面积500平方米,建有小型演出戏台;中庭院区域为少儿活动区,面积720平方米,中间建有青少年读物书报亭,四周建有环廊,可组织少儿书画展览等。
机构设置
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艺术门类齐全,拥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有办公室、财务科、行政科、老干部科、活动策划部、创作演出部、辅导培训部、美术摄影部、展览陈列部、调研编辑部、数字文化部、志愿者服务部、艺术普及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部15个职能部科室。
特色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组委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仪式前演出活动、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游行山东彩车的设计制作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的迎宾演出、沿街巡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区展示活动以及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
“蓓蕾”艺术工作站、百姓大舞台、“礼乐课堂·悦享生活”“雅颂·四季”沉浸式体验系列活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等全省性、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和文化惠民项目。
山东省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主导建设山东公共文化云,成为提供线上文化资讯、文艺培训辅导、文艺展览展示、文艺资源共享的覆盖全省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总平台。全省155家文化馆全面入驻完成100%覆盖,全省文化机构动态使用率达95%。2023年9月开展全省文化站覆盖任务,覆盖率81%;
山东省文化馆社会文化艺术考级工作规范有序,规模不断扩大,曾多次被省文化厅评为艺术考级先进单位。
山东省文化馆编辑出版了《民间音乐概论》、《文化站长业务手册》、《群众文化论文集》等上百部群众文艺研究、辅导类专著,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几十部长篇小说和十几部戏剧作品。
功能作用
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是全省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指导策划中心、公共文化辅导培训中心、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及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担负着对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全省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辅导培训,传播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职能。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纳入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级文化馆名单并予以公示。
2022年2月,山东省文化馆创作演出部被表彰为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11月,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山东省文化馆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14号。
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 下午2:00-4:30 展厅周一休整
乘车路线
乘坐济南公交B68路、K152路可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2 17: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