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源于1948年在
山东省立医学院创建的华东生理学研究所,由沈霁春教授任首任所长。研究所在编人员19名,其中教授4名(其中博导3名),副教授5名,高级实验室2名,讲师6名,助教2名;有4名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两位教师获得国外的博士学位),5名青年教师正在国外或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另外,聘请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客座教授5名。
1952年
山东省立医学院与齐鲁大学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华东生理学研究所也更名为山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1983年山东医学院更名为
山东医科大学, 2000年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工业大学合并为新的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更名为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在此期间,生理所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授权点,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除承担大量本科生生理学教学工作和繁重的科研任务外,还培养了82名硕士研究生,18余名博士研究生。研究所历届负责人及全体教室都为研究所的建设发展,为我国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智慧。
生理学研究所每年承担
研究生理论与实验教学134学时,七年制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药学等专业生理学理论课90学时/班、实验课40学时/班;六年制英语医学班、六年制英语医学影像班、五年制护理、预防、口腔等专业生理学理论课80学时/班,实验课40学时/班;国际英语医学班生理学理论课130学时/班,实验课90学时/班。全年总计3000学时,平均每人150学时。
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生理学研究所还积极推进
双语教学、
生理学教学的国际化和教学改革,承担多项
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和
山东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软件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04年),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二等项一项(2000年)。
科研方面,生理学研究所有四个课题组,分别从呼吸、循环、消化和神经生理学角度,综合运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整体等各层次实验技术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2000年以来在Brain Research, Neurogastroenterolog and Motility, Neuroscience Letter, Autonomic Neuroscience: Basic and Clinical,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等SCI收录的知名国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一般项目5项,科研经费总计达60余万元。另外,近三年研究所还利用“985”学科建设经费、学校大型仪器升级维修经费等购置了多普勒血流测定仪、
倒置荧光显微镜、多导生理记录仪、电泳微量注射仪等万元以上设备15件(套),总价值2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生理所的科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