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景明祖籍湖州,1922年生于上海,少年随父学医,青年行医,因好象棋而弃医从弈,四十年代成名,50年代与
何顺安、
朱剑秋、
林荣兴、李武尚并称“华东五虎将”, 1955年屠景明与何顺安访弈北京,与北京名家张德魁、
侯玉山对弈多局,其中许多盘面为京城棋迷所熟稔。弈棋之余,屠景明编写了许多象棋书籍,《
中国象棋谱大全》、《棋海拾贝》、《
象棋词典》、《
象棋实用残局》等数十部著作,为中国象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屠景明先生病逝消息传开后,象棋界哀悼、痛惜之声四起,象棋大师、浙江象棋队教练陈孝堃所作悼联反映了屠公的棋艺人生:“等身棋作能传四海,小道象艺可益万民”。
1922年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早年聪慧,于文化、医学、棋艺诸方面齐头并进。14岁时,屠公之父病逝,屠公遂过早挑起了家庭之重担,于16岁便在上海南陂路新业路口挂牌行医,翌年则迁往广西北路的中药店坐堂,而且一有空闲便钻研《
橘中秘》、《梅花谱》,从单纯学习到形成自己的见解,棋艺水平也得到提高。
距他开的中药店并不太远的天蟾茶楼,系沪上棋坛中心之一,其时国内一大批名手,如周德裕、窦国柱、
朱剑秋、
罗天扬、李武尚等经常于此弈谈,屠公由前去观弈到入席对弈,通过理论与实战的反复结合,大大拓宽了视野。另外,棋坛盟主周德裕也曾来屠公之药店就医,屠公坐堂闲暇之时,也热诚相邀这位“扬州三剑客”之首作枰上指导。数载春秋易逝,青年时代屠公的棋艺水平已达到全国名手的行列,此时年长屠景明22岁的周德裕便主动提出。再与这位年轻人交手.由原来屠公提出的“长先”晋升至“先相先”(即在三局棋中,屠公两先一后)。
解放初期,沪上象棋界组织的“沪青棋杜”于八仙桥青年会成立,27岁的屠景明任顾问、指导,后又任社长。1950年上海的《亦报》与沪青棋社联合举办了上海市赛,消息刚刚发出,前来报名者即达三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