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翚(110l~1147),字彦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师从之。
刘子翚多病无子,以兄刘子羽最小儿子刘玶为后,遗著由嗣子刘玶编为《屏山集》,共20卷。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其“集中谈理之文,辨析明快,曲折尽意,无南宋人语录之习。”
善将不择兵,善书不择笔,顾所用如何耳①南渡以来毛颖②乏绝,幔亭黄冠③以笔遗予,玉表霜里④,视之触藩之柔毳⑤也。束缚精妙,驱使如意,亦管城⑥之匹亚焉。因念:神州赤县半没埃秽中,或言南兵剽轻不足仗者,而春秋吴、楚之霸,六朝晋、宋之捷,不闻借锐⑦于他方,选徒于境外。昔人⑧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岂用之自有道邪书生过计,推此理于试笔之间,庶几jùn nuò(打不出来)之裔⑨,不得专美于旧谈。组练之军⑩,或有为于。
善于领将的人是不会去挑选兵的,善于书法的人是不会去挑选笔的。只是看你如何使用罢了。宋高宗南渡长江以来毛笔很缺乏,幔亭的道士送给我一支毛笔。笔毛内外纯白,如玉如霜,仔细看,都是柔细的羊毛。毛笔的制作十分精妙,运用得心应手,真是毛笔中的上品啊。于是我想:大半个中国已经被金兵占领,有人说南宋的兵士剽悍而不沉着,不能够打仗。但是春秋吴楚,称霸中原,南朝时东晋桓温、宋刘裕都曾经屡次打败北军,而没有听说向别国借精兵的。先人说过:“京口的酒可以喝,兵士可以用(来打仗)。”难道是这些的使用自有它的道理吗书生过虑,把这个道理推广到用笔上去,大概用兔毛做的笔,不是单单在过去的谈话中受到赞美。精锐的部队,或许在今天也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