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心叵测
汉语成语
居心叵测(拼音:jū xīn pǒ cè)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尹愔传》。
成语出处
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尹愔传》:“尝受学于国子博士王道珪,称之曰:‘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清·龙启瑞《致蒋霞舫侍御书》:“夫今日逆匪居心叵测,外省方十余里之城,尚可伏匿奸慝,况京师之大,人民之聚,十倍外省。”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居心叵测”。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赵王派大夫楼缓出使外国。这时楼缓早已“居心叵测”怀有险恶用心,可是他还假惺惺地对赵王说:“大王把这么重要的外务交给我,我一定誓死效忠,请大王放心,我走后,请大王多多保重。”
赵王则说:“那就请你永远不要食言,实践你的承诺,永远不要改变心愿。我等你早日归来。”
这时楼缓流着眼泪,跪下说:“臣出使他国,只求实践大王之托,并不考虑保全性命。可是臣顾虑臣走后在赵国的声誉问题。”
赵王不解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楼缓说:“臣不追求苟且偷生,却追求美好的名誉。可是我离开赵国后,肯定会有很多嫉恨我的人散布谣言对我进行中伤,诽谤,猜疑我是否会里通外国,如果大王您轻信他人之言,那么受害的是我,您说到那时我还能回赵国吗?
赵王听后,非常诚恳地对楼缓说:“你放心吧,我发誓,绝不会听信任何谣言,永远相信你的忠心。”于是设祭台指天盟誓。
楼缓出使外国后不久便逃到魏国,做了许多损害赵国利益的事。消息传到赵国,赵王执意不信,并说:“我向楼缓发过誓,决不相信任何传言。
大臣们见赵王执迷不悟,都非常生气。
成语寓意
赵王派大夫楼缓出使国外,对楼缓信任有加,楼缓却背叛国家做出了很多损害赵国的事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中说:“只因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花月痕·第二十二回》也有:“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只人心叵测,见谡如以二百兵败了采石矶三万多贼,收复了九状洲,转触人忌。”这些描述,写透了人心的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知人知面难知心”“相识容易相知难”,说的就是这个情况。人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人心是很难捉摸,也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无论何时,都不可推测,更不可轻信。
成语运用
“居心叵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清·洪楝园《县嶴猿·归神》:“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以为自己富贵之地,是以吾阁部为奇货,居心叵测,天理不容。”
清·蔡东藩《明史演义》第六回:“朱氏灭唐社稷,三尺童子,犹知他居心叵泅,我王反恃为姻好,令他屯兵,这叫做开门揖盗,眼见得全城为虏了。”
刘斯奋《白门柳》一部七章:“老师德高望重,难免为居心叵测之徒侧目,是以蛾眉招谤,古今同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08:1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