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论是康德从「生机结构」的角度,对人类常识所认知的事物,分成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层次,作为理解及实现的基础。其中宇宙观系指客观的环境结构,是以「
概念」作为理解的「界面」,以物理、生化的现象作为
设计的「界面」;人性观则为主观的「人性结构」,以刺激、反应为中心,建立起主观、客观的行为法则;结构观则在设计的角度,利用当前的技术,将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世界,规划出一个可行的模式。
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成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人们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既取决于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一定的经济
制度。
(3)当人的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开始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们持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二是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
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障和退休金等。三是社交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四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具有内在的自尊心。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和马斯洛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先后提出了不同的需要层次论。他们提出需要层次论有的是为了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作为激励员工的手段。即使这种理论在提出的时候不一定发挥了激励作用,但后人仍会运用它们来琢磨怎样通过这些需要去激励人们发挥更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