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莎帕提亚要塞
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西15公里的巴杰尔村
尼莎帕提亚要塞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西15公里的巴杰尔村,由新旧两组台形遗址构成,展示了帕提亚王国最早和最重要的城市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尼莎帕提亚要塞
Parthian Fortresses of Nisa
入选时间:2007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ii)
地理位置:N37 59 59 E58 11 55
遗产编号:1242
遗产描述
尼莎帕提亚要塞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西15公里的巴杰尔村。这处遗址包括被称为“老尼莎”和“新尼莎(New Nisa)”的两个古代城镇遗址。
200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 (ii)(iii),尼莎帕提亚要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尼莎帕提亚要塞由新旧两组台形遗址构成,展示了帕提亚王国最早和最重要的城市遗址。帕提亚王国是公元前3世纪中期至公元3世纪的大国。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里几乎从未遭到破坏,将古代文明的发掘遗址保存下来,并巧妙地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希腊及西罗马元素结合起来。对两处遗址进行的考古挖掘发现了装饰精美的建筑,展示了室内、城邦和宗教方面的功能。挖掘工作一直在皇家城堡内进行,现在被称为“老尼莎”。这处遗址还包括被称为“新尼莎”的古代城镇。老尼莎是占地14公顷的台形土墩,形状为不规则的五边形,四周是建有40多个矩形塔台的防御土墙,与各个墙角侧面相接的是坚固的棱堡。占地25公顷的新尼莎四周是高达9米的围墙,有两个入口。坐落在重要的商业和战略枢纽交叉路口的尼莎考古遗址,生动地展现了中亚和地中海地区对大国文化影响之间的互动,在充当东西方、南北方之间重要的通讯和贸易中心的同时阻挡了罗马的扩张。这一遗址见证了帝国的重要性、财富和文化。
遗产介绍
帕提亚帝国现存最有意义的遗址,当属现今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的尼莎古城。尼莎遗址在今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西15公里的巴杰尔村。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里几乎从未遭到破坏,将古代文明的遗址保存下来,并巧妙地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希腊及西罗马元素结合起来。
帕提亚帝国
帕提亚帝国是伊朗古代的奴隶制王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开国君主为阿尔撒息。(帕提亚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尔尼部落)之名,帕提亚人属于白匈奴的一支。公元前3世纪前期,游牧的达海部落联盟的帕尔尼部从今锡尔河流域迁徙到帕提亚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帕提亚地区大致相当于今伊朗的呼罗珊地区,在波斯帝国和塞琉西王朝时期是一个省。公元前247年,帕尔尼部的首领阿尔撒息杀死塞琉西王朝的总督,以尼莎(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为都城,建立阿尔撒息王朝。我国当时的汉朝取其开国君主阿尔撒息的汉语音译“安息”作为国名,称之为安息,西方史家则称之为帕提亚。公元226年被波斯萨珊王朝代替,其疆域最大时北至里海,南至波斯湾,东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发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全境,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
尼莎帕提亚要塞遗址
从二十世纪到今天,前苏联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意大利的探险队已经带回来了许多纪念性的东西和一些人们所熟知的这段重要历史和文化时期里的工艺品。在古尼莎的方宫遗址里发现了著名的尼莎象牙角杯和其他许多精美的工艺品,使人们猜测方宫可能就是安息国王的宝库。其实方宫在安息王朝灭亡后,遭到了萨珊军队的多次洗劫,劫后余下的东西很少了。但即使这样,发掘的成果仍然让考古学家兴奋不已。方宫中发现的工艺品最重要的就是约有40个左右的角杯。角杯是盛酒的器皿,最早用动物的角做成,后来也有陶质或金属仿角形杯。这种酒器最初出现在东方,后来传入了希腊。
在40个角杯中,最有名的就是尼莎象牙角杯,由几块象牙骨料雕成,以金属架固定。杯体垂直,下端直角拐弯,顶端有一动物雕像。杯口为“飞檐形”,雕刻有各种观赏图案。杯体雕有奥林匹克12神祇或《酒神的伴侣》的场面。尼莎角杯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混合主义的产物,其题材是希腊的,但又渗入了东方的艺术风格。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8 15:28
目录
概述
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