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布斗粟,
汉语成语,拼音:chǐ bù dǒu sù,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原指兄弟之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互相包容。后比喻曾经关系密切的人闹矛盾而不可调解。也比喻兄弟不和。还形容东西的数量非常少。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刘恒)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绝食而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五代·
刘昫等·《
旧唐书·杨志诚传》:前时刘总向化,以土地归阙,朝廷约用钱八十万贯,而未尝得范阳尺布斗粟上供天府。
元·
脱脱等·《
宋史·刘正夫传》:时方究蔡邸狱,正夫入对,徽宗语及之,徐引淮南“尺布斗粟”之谣以对。帝感动,
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
明·
蔡清·《王讷庵处士墓志铭》:吾力虽非范比,尺布斗粟,犹可及吾弟也。
明·
赵弼《酆都报应录》 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辄食甚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