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陈经撰。经字显之,一字正甫,江西安福人,庆元进士,官终奉议郎,泉州泊干。一生嗜书成癖,多启益后学,著作尚有《诗讲义》、《存斋语录》诸书,已佚不存。书约于宁宗时告成,正值
蔡沈四凶四库全书总目蔡沈之说,颇能说明作者坚持己念,不轻易苟同他家之说的治学态度。对考察宋代经学发展史有参考价值。
《
宋史·艺文志》即著录为五十卷,入清,传本颇为完善,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宋夏撰。撰字元肃,号柯山,浙江龙游人,据是书序称,其少即业是经,妙年撷其英,以掇巍第,由此,夏氏当为进士出身。是书集孔安国、孔颖达之传疏,苏轼《东坡书传》、陈鹏飞《书解》、林之奇《尚书全解》、
程颐《书说》、
张九成《尚书详说》等诸儒之说,虽博采诸家,而尤以林之奇说为多,几达十分之六、七。夏氏解经。反覆条畅,深究详绎,使唐虞三代之大经大法,灿然明白,不失为宋儒说《尚书》之善本。明洪武间,初定科举条式,诏习《尚书》者并用此书及
蔡沈《书经集传》,其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永乐中,《书经大全》成,始独用蔡《传》。刻本久佚,抵清时仅存钞本,脱误尤多。纂修《四库全书》时,浙江采进《虞书》、《尧典》至《大禹谟》全缺,《周书》中缺《泰誓》中、《泰誓》下及《牧誓》三篇,又缺《泰誓》之末简。馆臣遂以《永乐大典》参校,但《泰誓》一篇《永乐大缺载》无从校补,其余名篇,尚存全文。馆臣各据以补辑,复成完帙。书中文句则以《永乐大典》及浙江采进本互校,择善而从,原本分十六卷,经文下多附重言、重意,馆臣病其鄙浅,及全部删除,重加厘定,勒为二十六卷,是为今本及二十六卷之由来。除有旧钞本外,还以《四库全书》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