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
淮阴市京剧团1964年排演革命现代剧
《尖兵》现代剧,1964年由淮阴市京剧团演出。
分类
【大型革命现代剧-尖兵颂】
分类:电影-国产影片―艺术片―60年代―20开
简介
淮阴市京剧团1964年排演《尖兵颂》
【淮阴市京剧团简介】
1960年12月,淮阴专区从所辖沭阳、宿迁等6县的京剧团中挑选出演职员200余名,成立淮阴专区京剧团(后改名淮阴地区京剧团)。淮阴专署拨款7万元为剧团添置服装,划定一宅大院、一个礼堂作为宿舍和排演场。主要演员有宋长荣、姜素娟、陈玉华、王瑶华、白剑华、王倾梅、曾云鹏、张长富及周正雯、季鸿奎、曹正豹、王正良等。
1961年,宋长荣拜苟派创始人荀慧生为师。1961年至1963年,该团先后加工排演《望江亭》、《满江红》、《锁麟囊》、《谢瑶环》等剧,深入苏北农村,并赴苏、皖、浙、赣等地巡回演出。1964年排演《尖兵颂》、《送肥记》、《打铜锣》、《红灯记》等剧。1965年,创作的《六塘河儿女》、《雪夜》,参加全省京剧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获好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演。
1970年2月,省戏曲学校分配16名京剧班毕业生到剧团,逐步恢复演出。从1973年到1977年,先后排演了《沙家浜》、《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等。1978年排演传统戏《小刀会》、《逼上梁山》等,中断舞台生活14年的宋长荣复排荀派名剧《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等。1979年,剧团南下南京、常州、苏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小剧团轰动大上海”(1980年1月23日《新华日报》)。1980年,剧团北上,演于徐州、济南、天津、北京,并进入中南海。一曲《红娘》动京华,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了《红娘》的演出实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红娘》拍摄成彩色戏曲片。文化部颁发l万元奖金,表彰淮阴地区京剧团。从1979年至1982年,剧团足迹遍及全国14个省、市,《人民日报》、《戏剧报》等26家报刊发表评论文章及赞诗200多篇,中央、省级20多家电台和电视台,录制和播放了剧团演出的录音、录像。
1983年,淮阴地区京剧团改名淮阴市京剧团。1984年,淮阴市京剧团赴香港演出,剧目有荀派旦角戏《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钏》、《花田错》、《金玉奴》、《香罗带》、《鱼藻宫》,裘派花脸戏《赤桑镇》、《遇后龙袍》、《铡美案》、《锁五龙》、《盗御马》、《姚期》,程派青衣戏《锁麟囊》、《亡蜀鉴》,叶派小生戏《小宴》、《叫关》等,主要演员有荀派花旦宋长荣、裘派花脸齐啸云、程派青衣陈玉华、叶派小生江其虎等。演出期间,香港16家主要报纸共发表评介文章、报道143篇,登载剧照、速写等近80幅。
淮阴市京剧团为市级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1987年,全团有职工78人,其中业务人员55人;固定资产原值71.4万元,其中演出装备20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1924平方米,其中排练、练功用房464平方米。是年,演出剧(节)目10台,演出71场次,观众7.5万人次,无农村演出;全年演出收入6.8万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18 21:32
目录
概述
分类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