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鼠狼
中药名
小黄鼠狼,中药名。为肿足蕨科植物光轴肿足蕨Hypodematium eriocarpum (Wall. ex Mett.) Ching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西藏等地。具有消肿解毒,化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水肿,疮毒,刀伤出血。
入药部位
根茎。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功效
消肿解毒,化瘀止血。
主治
用于水肿,疮毒,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采集加工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植株高40-60cm。根茎横生,连同叶柄基部膨大部分密被红棕色、膜质透明的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近生,二列;叶柄长15-40cm,禾秆色,向上光滑,有光泽;叶片草质,两面疏被柔毛或近光滑,叶轴光滑无毛,卵状三角形或卵状五角形,长宽近相等,渐尖头,基部心形,三至四回羽裂;羽片8-10对,互生,斜展,有柄,阔披针形,基部1对最大,长15-25cm,宽8-12cm,二至三回羽裂;小羽片6-8对,长圆形,长二倍于宽,无柄,羽裂;裂片长圆形,圆头,边缘有微小圆齿或近全缘;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侧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圆形,背生于侧脉上;囊群盖大,圆形,灰白色,被短毛。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西藏等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07 20:36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