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线虫病
植物病害
小麦线虫病又名“粒线虫病”,俗名“浪当子”“辣椒子”“马兰子”“萝卜子”,是由小麦线虫引起、发生在小麦或者黑麦(有时也发生在大麦燕麦)的病害,是中国国内植物检疫的主要对象。该病能使麦苗变黄、皱缩;成株期叶片严重卷曲,茎秆肿大弯曲;穗期麦粒成为虫瘿,短而圆,深绿色,后为栗褐色。
病原特征
小麦线虫病病原为小麦线虫(Anguina tritici (Steinb.) Filip. et Stekn.)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虫期。卵长圆形或蚕茧状。幼虫细长如线,头部钝圆,尾部尖,白色,象蛔虫。大小(658-715)微米×(15-20)微米。在花器内所形成成虫大小因雌雄而异,雌虫长3.5-4毫米,宽约168微米,雄虫长2-2.5毫米,且较雌虫略窄。卵长椭圆形,大小(73-14)微米×(33-66)微米。成虫身体细长,雌成虫较肥大,多卷曲,雄成虫较细小,不卷曲,在绿色肥大未成熟的虫瘿内可以看到。
幼虫发育为成虫后,交配产卵,又孵化为幼虫。一只雌成虫一年可产卵2000-2500粒,一个虫瘿内一般有幼虫8000-25000条。小麦线虫对环境的抵抗力及适应性极强,虫瘿内幼虫在干燥情况下,生活力能维持10年以上,似落在潮湿土中,幼虫出瘿后不遇寄主,,生活力只可维持几个月。幼虫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在-8℃经1-2天才能冻死,-18℃下处理5小时仍能存活,小麦线虫通过的消化道后接种,发病率仍有3-4%。
为害症状
植株发病后,自幼苗至成熟,均有特殊的症状发生。
幼苗:小麦线虫多在幼苗侵入,受病轻者,尚能继续生长,但叶片渐呈卷曲,叶片皱缩、稍黄。受害严重时,幼叶及嫩茎不能伸长,卷缩在叶鞘内,苗逐渐枯黄。
植株:叶片卷曲,茎节处转成“文”字形,病株较矮小,常不能抽穗。
病穗:穗轴及小穗亦呈弯曲现象,颖内的麦粒被圆形的虫瘿所代替,使颖片张开而散乱,但穗部的症状不甚明显,颇难识别。病穗上的小穗,虽有全部被害者,但多数仅部分小穗受害,其余小穗能照常结实。
瘿粒:短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黑褐至黄褐色、光滑,顶端具有突起,一侧有浅沟,未成熟时较健粒大,成熟后变小,比重较轻,剖开视之内部为黄白色棉絮状物。
侵染循环
小麦收获后掺杂有虫瘿的麦种会引起再浸染,每瘿粒含有幼虫约1万头,在种子贮藏期,幼虫在虫瘿期内休眠不动,但当虫瘿与麦种混播入土后,若土壤颇潮湿,温度较高,虫瘿就逐渐变软,经数日至数十日后,虫瘿破裂,幼虫自瘿内匐出。如土壤干燥,温度又低,小麦线虫可到第二年才能侵入麦株,幼虫若接近麦苗,即侵入芽鞘与生长点之间,或嫩芽尖端,吸取寄主体内养分,幼虫在麦株上之位置,因麦株的发育时间而异;在分蘖期前仅见于根际叶鞘内侧;在拔节期则分布于各叶鞘之内侧及生长点之附近,孕穗以后,则全集于幼嫩的穗部,此时幼虫进入花中的子房内,迅速成长变成成虫,雌虫与雄虫交配产卵后,即行死亡,而新生的卵,即孵化为初期幼虫,同时被害的子房,因受刺激而变成虫瘿,初期幼虫在其中进入休眠状态,成为后期幼虫。
虫瘿在干燥情况下,可存活几十年,收获时有一部份虫瘿散在土壤中,如在潮湿土内,很少活到第三年,一般只活几个月,所以土壤不是土要的传播来源。小麦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范围很小,平常移动只不过30厘米左右,一般由农具、牲口、水源,把小麦线虫自一块田带到邻近的田内,但不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流行规律
小麦线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决定子播种材料中夹带虫瘿的数量。小麦线虫以虫瘿混在麦种、肥料中或散落田间,种子是浸染的主要来源。种子中混杂虫瘿越多,发病越重。小麦线虫活动和侵害小麦的适宜温度是12-16℃,土温较低,种子发芽慢,出土期长,幼虫侵入麦苗的机会多,发病就重。所以高寒春麦区,利于小麦线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土壤干旱,播种过迟,发芽慢,发生重;水旱轮作地区发生轻。据试验,当麦种含瘿量为0.1-1%时,能造成田间发病率2-19%,损失产量2-14%。
防治方法
小麦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3:50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