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锈病
植物病害
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小麦变种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的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椭圆形,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夏孢子堆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黑色锈粉状冬孢子。
病原特征
小麦秆锈病病原为禾柄锈菌小麦变种(学名:Puccinia graminis Pers. var. tritici Eriks et Henn.),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丝丝状,有分隔,寄生在小麦细胞间隙,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小麦上。夏孢子单胞,椭圆形,暗橙黄色,大小(17-47)微米×(14-22)微米,表面生有棘状突起,中腰部有发芽孔4个。冬孢子双胞,棍棒形至纺锤形,大小(35-65)微米×(11-22)微米,顶端壁略厚,圆形或稍尖,柄长。该菌可产生5种不同类型的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小孢子为害转主寄主小蘖,且在小蘖叶片正面形成性孢子器及性孢子,在叶背面产生锈子和锈孢子。
该病原致病性有生理分化现象,在中国已发现16个生理小种,其中21C3小种是优势种。
为害症状
小麦秆锈病主要为害小麦的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3种小麦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秆锈菌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导致同一侵染点叶正反面均出现孢子堆,而且叶背面的孢子堆一般都比正面的大。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3毫米×10毫米,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黑色锈粉状冬孢子。该病的病原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的锈菌。在小麦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侵染转主寄主小檗和十大功劳,在其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其中的锈孢子只侵染小麦,经发育后形成夏孢子堆并产生夏孢子。
图注:1.被害茎、叶、颖和病部放大图;2.转主寄主小蘖上的锈孢子器和其放大图;3.夏孢子堆和夏孢子;4.冬孢子堆和冬孢子;5.小蘖上的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分布范围
小麦秆锈病分布广泛,在种植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在中国,小麦秆锈病可划分为6个流行区:①闽粤东南沿海及云南易发、常发区;②淮南及长江中、下游冬麦易发区;③黄河以南和淮北冬麦偶发区;④东北平原及内蒙古乌盟春麦常发区;⑤内蒙古、新疆高原春麦偶发区;⑥西北、西南冬春麦越夏偶发区。
侵染循环
该病主要以夏孢子完成病害的侵染循环,在转主寄主小蘖叶背形成的锈孢子侵染小麦,又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因此认为转主寄主作用不大或不起作用。在中国,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世代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区、云南南部麦区越冬。翌春,夏孢子由越冬基地逐渐北移,经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达东北、西北和内蒙古春麦区。病原菌越夏区域较宽,在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冷凉麦区晚熟春小麦及自生麦苗上可以越夏。山东的胶东和江苏的徐淮平原麦区自生麦苗上也可越夏。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
流行规律
小麦秆锈病的流行主要取决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
环境条件
气候因素可以影响病原菌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小麦品种的抗锈性,还可以影响该病的侵染过程和大区流行。20世纪30年代,小麦秆锈菌56小种在北美流行,与当时气温高有利该小种发展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小麦抽穗期的气温可满足秆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要求,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湿度条件。对中国东北和内蒙古春麦区来说,如华北地区发病重,夏孢子数量大,而该地5-6月气温偏低,小麦发育迟缓,同时6-7月降雨日数较多,就有可能大流行。
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的改变,如中国福建、两广越冬菌源基地以及云南越冬越夏周年循环区,自20世纪60年代后进行种植制度的调整,极大地压缩了秆锈菌的初始菌源基数,有的地方铲除了秆锈菌菌源。栽培管理措施如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以及小麦秆锈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北部麦区播种过晚,则小麦秆锈病发生重;麦田管理不善,追施氮肥过多、过晚,则加重小麦秆锈病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17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