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苇鳽(学名:Ixobrychus minutus)是鹭科苇鳽属的鸟类。体长约33-38厘米,翼展52-58厘米,体重125-150克,寿命5年。羽色偏黄色或黑白色。成年雄鸟绒白色,顶冠黑色,两翼黑色具近白色的大块斑,嘴红色。雌鸟黄褐色,上体具褐色纵纹,下体略具纵纹,翼褐色而具皮黄色块斑。幼鸟似缩小了的大麻鳽,多具杂斑和纵纹。一般生活于沼泽及湖边以及营巢于沼泽草丛中或树上。主要在黄昏、晚上和清晨觅食。白天隐藏在芦苇或其他茂密的植物丛中。食物主要为各种小鱼、蛙、蝌蚪、水生和陆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分布于亚洲中部、欧洲中部及南部、非洲、印度、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
形态特征
小苇鳽是小型的涉禽,眼先黄色或绿色,嘴细长、黄色,基部黑色,嘴锋两侧有沟。体形较为粗胖,翅膀短,尾羽宽,只有10枚,下喉部的羽毛较长,呈披针形,与典型的鹭类不同。雄鸟的头顶、冠羽、枕部、背部、肩部,一直到尾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头侧、颈部和胸部为赭色或葡萄色,喉部中央和前颈为淡白色,腹部白色,两胁为赭土色,具有黑色的细纹。翅膀为黑色,两翅的基部各有一块大形的皮黄色斑,向外侧逐渐变淡,飞翔时和黑色的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极为醒目。嘴和脚均为黄绿色。
雌鸟头侧和颈部为红褐色,翅膀较雄鸟更暗,并且具有更多的皮黄色;肩部为栗褐色,胸侧为深栗色,具有淡皮黄色的条纹,胫骨有羽毛覆盖,下体主要为皮黄色,两胁和下胸部具有粗著的暗赤褐色条纹。
虹膜为淡黄色或橘黄色,嘴为黄色,眼先和眼周的裸露皮肤为暗绿色,脚和趾为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136-145克;体长310-380毫米;嘴峰46-52毫米;翅138-160毫米;尾46-53毫米;跗蹠45-51毫米。(注:♂雄性;♀雌性)
(注:小苇鳽图册网址)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富有芦苇、蒲草、灌丛等植物的湖泊、水塘、池沼、水渠岸边,也栖息于树林中流速缓慢的河流与溪边。夜行性。
生活习性
小苇鳽在繁殖期成对活动,繁殖后期则呈家族活动,其他时间大多单独活动。常沿着水域岸边大步向前行走,步履轻盈,跨步较大,当遇到危险时也能迅速地奔跑。在厚密的芦苇丛中行动敏捷,行走自如,能用趾迅速的抓住长长的芦苇杆,起飞也较苇容易和灵活,但通常飞行的距离不大,起飞不久就又落下来。下降时多呈滑翔姿势落入芦苇丛中,也能在水上游泳,但极为笨拙,有时受伤以后还能试图通过潜入水下来逃避敌害。主要在黄昏、晚上和清晨觅食。白天隐藏在芦苇或其他茂密的植物丛中。食物主要为各种小鱼、蛙、
蝌蚪、水生和陆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
小苇鳽通常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多隐蔽在芦苇丛和其他茂密的植物丛中。但有时白天也活动。性隐蔽,行动极为谨慎小心。稍有声响,或当它们感觉到有人到来时,常常向上伸直头颈,长时间的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就象一件标本或一株枯草,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将它们同四周的芦苇和树枝区分开来,只有走到它的跟前,它才“扑”地一声飞走了。这是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的非常奇妙的模拟环境的本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隐藏得非常巧妙,这种现象被称为“拟态”。虽然动物中的拟态现象很多,但在鸟类中却比较少见,小苇鳽是可以算是最为出色的。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 、亚美尼亚 、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 、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苏丹南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 - 流浪。 ) 、苏丹、斯威士兰、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巴巴多斯、佛得角、丹麦、法罗群岛、直布罗陀、冰岛、爱尔兰、利比亚、列支敦士登、蒙古、新西兰、挪威、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瑞典、英国。
繁殖方式
小苇鳽每年春季于3月末至4月初陆续由南方越冬地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陆续从繁殖地迁到越冬地。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通常分散营巢于水边富有芦苇、灌丛或低矮柳树的水塘、池沼、湖泊与河流岸边,巢多筑于水边芦苇丛、灌丛中或者树上。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简陋,主要由枯枝和芦苇茎、叶所构成。营巢时间约3-5天即可完成,但在产卵和孵卵期间,巢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修补,因此在孵卵的后期巢常常变得更大。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产一枚,每窝产卵4-9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淡绿色,到孵化后期则变为土色或暗褐色。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化,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承担,亲鸟护巢的本能很强,即使危险就在身边,也总是一动也不动。孵化期苇19-20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的时候弱软无力,在亲鸟的共同抚育下,大约经过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在巢中站立起来。三个星期以后,雏鸟便弃巢躲藏在芦苇丛或者树叶丛中,但仍由亲鸟继续喂养。直到大约一个月左右,它们才能飞翔和独立觅食。
亚种分布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