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是唐代
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称赞乐童薛阳陶吹奏觱栗的技艺。开端以巢形制起,继而写著名乐师,引出乐童。写奏乐前,先渲染月夜环境以铺垫,“翕然声作疑管裂”十句描写乐声,多用比喻,穷形尽相。此下略写次日奏乐,推重其正大雄壮之音。结尾正面称赞乐童技艺并予以期待。全诗起伏变化,笔力劲健。
此诗作于宝历元年(825),白居易时在苏州。题下作者原注:“和浙西李大夫作。”李大夫,即李德裕(787—849),时为浙西观察使,兼御史大夫。诗由李德裕首倡,白居易、
元稹、
刘禹锡均有和作,而以白居易之作为最佳。李诗今残缺,元诗已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十二岁的乐童擅长吹奏臀栗的精湛技艺。全诗大致分为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写小童薛阳陶幼年即掌握吹奏臀栗的绝技。他幸受名师指点,勤于钻研,小小年纪便大器早成。“润州城高霜月明”至“有如部伍随将军”为第二层,极力赞扬小阳陶奏起臀栗时绝妙动听的乐音。其中“润州城高”以下四句写吹奏前的蓄势和环境,既烘托了气氛,又逼真传神地刻画出了乐童含情的神态。“翕然声作疑管裂”以下十句,以有形之景摹无形之声,描绘美妙的音乐形象和乐童的形象,以简驭繁,言简意丰。“明旦公堂”以下六句为诗人想象之辞,写阳陶不仅善独奏,也善合奏,见技艺之专精与全面。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是诗人对乐童的总赞誉。全诗艺术上较突出之点是善于生动传神他描绘音乐形象,能给以身临其境之感,且表现了薛阳陶人虽幼小而技艺超绝的奇才。
此诗摹声绘影,缓急高下,随物赋形,曲尽其妙。诗的结构颇为别致。首二句是介绍觱栗这种乐器,由乐器而想到演奏这种乐器的音乐家。但是诗人并不直接点出他要描写的小乐童薛阳陶,却说“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这一句几乎使读者误以为诗的主人公是李衮。下文“衮今又老谁其嗣”又掀起一层小的悬念。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乐童的出场作铺垫。是为了“薛氏乐童年十二”一句起到更惊人的效果。薛氏年方十二,就以善吹觱栗闻名,已是令人惊诧赞叹之事,而经诗人一层层烘托点出,读者自然要对这十二岁小童刮目相看,欲睹他的技艺究竟如何了。“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一句指出他的成长道路。说他出声成调,出于老师的指点,而吐音运腔之妙,则得自天赋。可见在这方面他得天独厚,既有名师指点,又有非凡的才华。这既是为前一句作注脚,也为下文描绘他出众的演奏做好了铺垫。诗歌最动人的地方是对乐童演奏的再现。润州城中,霜月皎洁,是为演出背景。诗没有从表演本身入手,却以“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一句对演出的惊人效果作了渲染。猿的啼叫似喘,不喘即不啼,乐声之妙,竟能感动猿鱼,实在非比寻常。这样的比喻出自《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及《韩诗外传》:“伯牙鼓琴,而游鱼出听。”“翕然声作疑管裂”以下十句是直接描写乐童的演奏,是全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声作”是声音始作的意思,也即乐声初起。“疑管裂”,极力形容声音始发就不同凡响,出声惊人,似乎连竹管也要爆裂。这声音、气势和靡曼、缥缈、余音袅袅的笙箫显然不同,其声刚劲爽利,收结干脆利落,有斩钉截铁之感。因此下文用:“诎然”、“刀截”等词来形容乐声的戛然终止,用得贴切,恰当。这两句是专就一声之中的始终而言。下文“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则就乐童所吹奏整首曲子来写。意谓觱栗发声,有时委婉曲折,绵软悠长:时而又节奏分明,似有棱角。“急声圆转促不断”以下六句分别就急声、缓声、下声、高声作了形象逼真的刻画。急促圆转,似断不断,如车轮辚辚,纍纍串珠,此为急声。这里用“珠贯”形容乐声的连续不断,同时也兼有圆转流利的意思。“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则采用递进一层的笔法,形容遇缓声时则长声远引,有如树枝的笔直而细长。但诗人似并不满足这个比喻取得的效果,接下来更进一步说“有条直直如笔描”,这又是一个比喻。用树枝的直而长比喻缓声,而以笔描比喻树枝的直且长,把听觉形象转换成视觉形象来刻画,使抽象的乐声变得具体可感,曲折的笔法取得了奇妙的效果。下文“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对下声、高声进行了描绘。这里用“乍”、“忽”修饰坠石、飘云,描摹出乐声变化之快,极其突然。这样,觱栗声或急或缓,时高时低,有时委婉曲折,绵远悠扬,有时又节奏分明,干脆利落,可谓变幻莫测,奇妙无比,令人叹为观止。正如
查慎行所评述的,这十句“节节变,声声换,无意不透,无意不灵”(《白香山诗评》)。
如果按照一般的写法,描写一个音乐家的演奏,应是先写时间、地点、演奏的缘由,接着描述演奏时的高超技艺及其动人效果。这篇诗歌却不落窠臼,在对乐童的表演进行了一番渲染之后,却把手中之笔转向另一次表演,而乐童吹栗的惊人效果早已在前面提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再次刻画乐童的表演。这一次诗人并没用大量笔墨着力刻画演奏本身,而仅用“碎丝细竹徒纷纷”来衬托薛氏的“宫调一声雄出群”。众人的平庸,更加衬出神童的鹤立鸡群之势。诗人在对薛氏的演奏作了一句总结性评价后,不得不感叹这个方在稚齿的小童,取得的成就之大,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言语之中,充满了赞美、惜才之情。
《桂苑丛谈》:咸通中,承相姑臧公……自大梁移镇淮海……一朝命于戏马亭西连玉钩斜道,开创池沼,构葺亭台。挥斤既毕萃其所,芳春九旬,都人士女,得以游观。一旦闻浙右小校薛阳陶监押度支,运米入城。公喜其姓同曩日朱崖左右者,遂令询之,果是其人矣。公愈喜,似获古物,乃命衙庭小将代押,留止别馆。一日,公召陶游目其所,问及往日芦管之事,陶因献朱崖、陆鬯、元、白所选歌一轴。公益喜之,次于兹亭。奏之,声如天际自然而来,情思宽闲。公大佳赏,于是赐赉甚丰,出其二子,皆授牢盆碎职。初公构池亭毕,未名,因名赏心亭。
《
唐宋诗醇》:全是摹老杜《观舞剑器行》而变化出之,笔力峭劲,词意奇警,在集中又高一格。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