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子草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小海子草鱼体型较长,宽厚稍侧偏,呈圆筒形,体型肥满健康,体色清晰,肉质细腻、滑爽,无任何异味,口感鲜美、醇正,有劲道。
营养价值
蛋白质含量为18.4%;不饱和脂肪酸中对人有益的油酸含量为23.62%、亚油酸为19.09%、亚麻酸为28.75%;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为2.07克/毫克、赖氨酸为1.06克/毫克;微量元素磷含量为1060毫克/千克、钾含量为1970毫克/千克、钙含量为193毫克/千克、铁含量为12.0毫克/千克。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小海子垦区三座水库分布在叶尔羌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在大地构造上属塔里木地台南北断裂凹陷的巴楚台垄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降1/3000。水库库盘消落区较大,有较多的荒草和灌木,夏汛后水面可增加70%以上,草木被淹没,为鱼虾蟹等水产品提供良好的场所,水库枯水期在6-7月份,冰封期在12-2月份,明水期较长,水温超过20℃以上天数在180-220天之间。水库被沙包、植被林地、耕地、村落包围,水质优良,土质肥沃,符合养鱼标准。
水文情况
小海子垦区属塔里木河流域的叶尔羌河水系,叶尔羌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流经莎车、麦盖提、巴楚和阿克苏。流域面积为10.8万千米,平均径流量68亿立方米。水管处管理着四座大中型平原水库,水域面积270千米,多年平均引水量12.6亿立方米,蓄水量5.6亿立方米,设计控制灌溉面积8.33公顷。
气候情况
小海子水库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库区温暖期8个月,年平均无霜期237天。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较快,夏季炎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秋季晴朗阳光灿烂;冬季短暂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1.6℃,昼夜温差大,日较差在10-20℃左右,全年平均积温4267℃。全年辐射量70.1千卡/厘米,均大于全国同纬度地区,其中4-10月的有效辐射量为50.1千卡/厘米;全年日照时数2719-2914小时,其中4-10月的日照时数为1699.2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0%。
历史渊源
1959年9月,小海子水库动工建设。
1964年,小海子水库一期工程完工,蓄水量为2.5亿立方米。
1965年,第三师小海子水库管理处为充分利用该地水土光热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引进了第一批草鱼苗投放水库养殖,之后每年定期补充苗种。
1969年至1972年,小海子水库二期工程完工,蓄水量为4亿立方米。
1976至1983年,小海子水库三期工程完工,总蓄水量达到5亿立方米,蓄水面积达147平方公里。
1983年,在小海子水库下游修建了永安坝南、北水库,蓄水量为2亿立方米。
200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投资500元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
生产情况
197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小海子水库年产鱼120吨。
1980年,小海子水库年产鱼258吨。
2013年,小海子水库库盘面积280千米,年产鱼1000吨。
产品荣誉
2002年,小海子草鱼注册为“昆仑雪”商标。
2010年,小海子草鱼被认证为有机食品,先后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的“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和“中国食品十佳放心品牌”等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小海子草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小海子草鱼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小海子水库水管处小海子水库、北闸水产良种繁育场、永安坝南库、永安坝北库、托克拉克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78°35′00″-79°01′00″,北纬39°33′00″-39°51′00″。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小海子水库、永安坝南、北库,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流域的叶尔羌河下游沙漠戈壁冲积平原上,属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根据该地气候、水质及水库生物资源,确立水库养殖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鲤鱼、鲫鱼、鲢鱼、鳙鱼和武昌鱼等常规经济鱼类为次要养殖品种;同时为保护和发展新疆土著经济鱼类,充分利用水库丰富的野杂鱼,在池塘发展白斑狗鱼、河鲈、鳜鱼、黄颡鱼等名优特鱼人工养殖。
(3)生产过程管理:小海子草鱼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操作技术规程执行。实行开放式的养殖方法,在进行人工培养鱼种时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生产要求进行管理,不使用任何有机标准禁用的投入品,亲鱼的饲料为天然饲料,做到充分利用水域的自然生产力进行生产。
亲鱼培育:亲鱼来源于良种繁育场。草鱼选择5龄以上,规格为平均6千克/尾左右个体,于每年11月中旬开始选育,进行越冬培育,雌雄分开,放入培育池中饲养。池塘面积3-6亩,水深1.5-2米。投放亲鱼前一星期要彻底清塘,并泼洒生石灰100千克/亩进行消毒。亲鱼下塘前要用0.3%氯化钠药浴10分钟。要求水质清新,水质符合国家渔业GB11607-Ⅱ水质标准;
亲鱼投放:草鱼要求水质清新,以投喂青草为主,日投喂量为亲鱼总重量的6-8%。投放时注意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放养密度为100-200千克/亩。
人工繁殖:每年5月份,气温达到18-22℃左右,亲鱼达到性成熟后,对其进行人工繁殖。选用体质健壮、性成熟度好的亲鱼,对其注射催产剂。催产剂成分为水库中鲜活鲤鱼的脑垂体,催产剂量雌鱼为3-5毫克/千克体重,雄鱼剂量减半。之后按雌雄鱼比例1:1.5放入产卵池中。在产卵池中亲鱼自行产卵和排精,形成的受精卵膨胀后在水流作用下进入集卵箱内。将收集到的卵放入孵化环道。孵化环道中水流要求能使卵均匀分布水中,并适度波动,在受精卵孵化脱膜时要及时捞取碎卵膜。当鱼苗鳔点出现,开始顶水平游后,收集于小网箱内准备下塘。孵化出鱼苗后立即放入鱼种培育池。
苗种选择:主要选择繁育场人工培育的优良鱼种。要求95%以上鱼苗的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有逆水行为,畸形小于3%,损伤率小于1%。鱼苗鳞片、鳍条完整,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
鱼种培育:鱼种池面积3-10亩,水深1.5-2米,一般投放8000-10000尾/亩,投饵按照“四定”原则进行,即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每日早晚巡塘。做好防逃工作。每隔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同时排出等量底层水,以调节水质。鱼种个体达到一定规格以上,即可转移入水库或大型池塘进行成鱼饲养。
水库鱼种投放:投放规格:草鱼种12厘米以上,投放成活率90%以上。投放最佳时间:每年春季4月10日左右,秋季11月中旬。
(4)产品收获:捕捞量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自然水域的持续生产,捕捞工具、捕捞时间和商品鱼都应有严格的规定,严禁使用化学诱捕和电捕鱼法。捕捞时间:每年5月下旬至11月中旬;捕捞规格:3千克/尾以上;产品销售:要求捕捞量等同于销售量,必须以鲜鱼上市。
(5)生产记录要求:内部检查员每半月检查一次水库水质;每三天检查一次养殖区域内有无投放人工颗粒饵料和化学肥料等有害物质;每三天检查一次有机水产品的生长发育和有无病害;每天检查养殖捕捞人员有无使用和携带影响有机水产品的物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养殖户的渔事记录,同时对亲鱼池、鱼种池水质化验、购苗记录与票据、孵化设施、饵料库房、捕捞用具、周围环境、有机产品批号等项内容也要逐一检查,内部检查员要对所检查的项目签字、确认后负责。
严格按照有机水产品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按照NY/T19630.1-2005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执行,产品质量达到有机产品标准。
(1)包装:根据规格不同采用尼龙塑料袋充气包装,外包装为硬纸板箱。注意避免硬物刺破尼龙袋。
(2)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小海子草鱼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及“昆仑雪”商标图案的即时贴)。
(3)运输:运输工具采用专用箱式货车,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车辆做到定时清洗,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