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地处
松潘县东部,东、西及东北三面与绵阳市
平武县接壤,行政区域面积535.19平方千米。(两个合并乡镇面积和)
建置沿革
原小河乡
清代时期,设小河营。
民国时期,改小河联保,后改小河乡。
1958年,属漳腊辖区。
1959年,并入平武县。
1963年,划归松潘县,设小河区。
1974年,乡改小河公社。
1983年,公社改小河乡。
原施家堡乡
民国时期,属小河联保,后属小河乡。
1951年,设施家堡乡,属漳腊区。
1959年,划归平武县。
1963年10月,划归松潘县,更名双河乡。
1974年,乡改公社。
1981年,更名施家堡公社。
1983年,公社改施家堡乡。
撤并后
2019年12月,撤销小河乡、施家堡乡,设立小河镇,以原小河乡和原施家堡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小河镇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小河乡辖6个行政村:丰河、刘家坝、榨房、李泉、木瓜墩、丰岩堡;原施家堡乡辖4个行政村:丰坪、双河、四望堡、新光。
截至2020年6月,小河镇辖8个行政村:丰河村、丰岩堡村、李泉村、木瓜墩村、双河村、丰坪村、四望堡村、新光村,镇人民政府驻丰河村228号。
地理环境
小河镇地处
松潘县东部,东、西及东北三面与绵阳市
平武县接壤,行政区域面积535.19平方千米。(两个合并乡镇面积和)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原小河乡户籍人口为2649人。
截至2019年末,原施家堡乡户籍人口为2116人。
截至2019年末,小河镇户籍人口为4765人。(两个乡镇人口和)
经济
综述
截至2019年,原小河乡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截至2019年,原施家堡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截至2011年,原小河乡粮食总产量715吨。
截至2011年,原施家堡乡实现农业总产值847万元。2011年,原施家堡乡生产粮食876吨。经济作物以核桃、大黄、杜仲、党参、当归、生漆等为主。原施家堡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肉类产量275吨。
工业
截至2011年,原小河乡有工业企业3家,职工383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小河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2人,专任教师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在校生176人,专任教师12人;初中在校生184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截至2011年末,原施家堡乡有中心校1个,在校生106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原小河乡有农技科技推广站1个。
截至2011年末,原施家堡乡在建大黄种植基地和蓝莓种植基地各1个,良种薄壳核桃示范基地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小河乡有村级图书室6个,藏书1万余册。
截至2011年末,原施家堡乡有村级活动中心4个;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上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原小河乡有卫生院1个;病床6张,医生7人。
截至2011年末,原施家堡乡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2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原小河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3户,人数458人,支出91.8万元,月人均16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8户,人数630人,支出50.7万元,月人均67元;供养农村五保8人,支出1.44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436人,参合率为81%。
截至2011年,原施家堡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6人,支出16.6万元,月人均67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151人,参合率7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小河乡有电信、移动、联通服务网点各1个;电话用户普及率为79%。
2011年末,原施家堡乡有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00%,其中15%为电信用户,85%为移动用户。
交通
小河镇境内有247国道经过。
风景名胜
涪阳古城(小河古城)被誉为涪江第一古城,位子松潘县小河乡谷地,背靠青出,面临涪江,占地面积11.22万平方米,城墙东西长680米,南北长765米,厚度4.9米,墙高4.45米。城开四门,皆是用石条砌成的拱形。
丹云峡风景区起于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千米,落差1300米,峰谷高差为1000至2000米。丹云峡内森林密布,发源于雪宝顶的涪江。
西沟风景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施家堡乡境内,西沟与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等景区组成黄龙风景名胜区。
龙滴水自然保护区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地处岷山地区中段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交流的关键走廊带,总面积为258.55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