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断裂,沿金沙江和小江近南北向延伸。它北起滇川边界金沙江的巧家县北,经东川、宜良,向南延至建水一带,最终并入
红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平面上具有两侧窄,中间宽的纺锤状结构,北段宽1~2km,中段宽5~20km,南段宽2~3km。云南境内长约300多公里,平均水平滑移速率9.4±1.2 mm/yr,呈左旋走滑方式远动。
小江断裂可分为三段:北段起自巧家北,向南止于蒙姑达朵一带,由单一断层面组成,断层带核部碎裂岩宽100~200m。中段起自东川小江村,小江断裂在该点分为东西两支,近乎平行向南延伸。西支经乌龙、苍溪、甸沙、杨林、汤池,一直延伸到大松棵和澄江;东支经东川、功山、寻甸、宜良,延至徐家渡一带。二者在徐家渡一带又并在一起,呈辫状向南经华宁、盘溪、建水延伸,最后并入红河断裂。
小江断裂是一条构造成熟度较低的断裂带,尤其是断裂中南段。该段带内有多条次级断层,彼此雁行排列,形态复杂,不仅断裂阶区多,断层面陡且转弯亦多,这些部位常处于闭锁状态, 应力易强烈集中而引发强震,1500年以来仅在小江断裂的云南段上就发生10多次大于6级的地震,均发生于断裂中南段,例如,1500年1月4日宜良7.5级地震, 1571年 9月9日通海6.3级地震,1588年6月18日曲江7.75级地震,1713年寻甸6.76级地震,1725年万寿山6.75级地震,1733年东川7.75级大地震,1763年12月30日江川6.5级地震, 1789年6月7日华宁西北7.0级地震,1799年石屏宝秀7.0级地震,1833年9月6日嵩明8.0级大地震,1887年12月16日石屏7.0级地震,1909年5月11日华宁6.5级地震,1966年2月5日东川6.5级地震,1970年1月4日通海7.7级地震,2014年8月3日昭通6.5级地震。1500年以前小江断裂上也曾发生过许多次大地震,例如,1377年 (明洪武十年) 江川地震,明星弯子沟一个村在地震陷落入湖中 (云南省江川县志) 。历史上俞元古城可能在北魏至唐代之间一次大地震中沉入抚仙湖。
小江断裂带从1500-1966年共发生M≥6.5地震8次,其中1713-1733近20年内共发生3次6.5级地震,作为一组事件外,其余地震都是单发型,两次地震间隔时间为44-2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