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昌俊(日语:こしば まさとし;英语:Masatoshi Koshiba,1926年9月19日-2020年11月13日),生于日本
本州岛港口城市丰桥,毕业于东京大学,是东京大学国际基本
粒子物理中心
高级顾问和东京大学
荣誉教授、神冈实验室资深学术顾问。
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こしば まさとし)1926年生于日本
本州岛港口城市丰桥,1955年获得美国
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小柴昌俊博士是
东京大学国际基本
粒子物理中心(ICEPP)
高级顾问和东京大学
荣誉教授、神冈实验室资深学术顾问。小柴昌俊的父亲
小柴俊男是旧日本
帝国陆军大佐。
他因为2002年因其“在
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
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相继获得了德国总统奖、日本仁科纪念奖、
朝日奖、
日本学士院奖、文化勋章、以色列
沃尔夫奖等一系列殊荣。
小柴昌俊教授对
中微子物理
实验研究和
天体物理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领导的日本神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独立地证实了由 Ray Davis Jr首先发现的太阳
电子中微子与理论预言的差值,并在1987年第一次截获由
超新星(
SN1987A)爆炸所释放的中微子,打开了天体物理中极为重要的中微子窗口。
小柴昌俊当年读大学时曾是名“差生”,在校时的
物理课理论
考试成绩并不佳。一个被认为差生的人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奖,在于他对科学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以及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小柴昌俊的“失去”和“获得”如何转化:他小时的梦想是当军人或音乐家,但上高中时忽然得了
小儿麻痹症,其后遗症造成右臂残疾,致使梦想破灭。然而,就在他住院期间,班主任送了他一本爱因斯坦的书,却使他从此走上了物理研究的道路。严重的挫折使他失去很多,然而同时又促使他在困境中开辟出创新的道路。
2006年5月22日,小柴昌俊教授到
清华访问,并在主楼作了精彩的
学术演讲。80岁高龄的小柴昌俊教授依然精神矍铄,在近一小时的演讲中,他以
中微子天体物理学的诞生为题,为同学们介绍了
中微子的基本概念知识,关于中微子的一些科学实验研究,以及中微子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历史和近期发展。演讲结束后,小柴昌俊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