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山便览》卷七:“旧名壑庵,郡人汪之萼别业,石皆瘦削玲珑,似经洗剔而出,可证晁无咎洗土开南屏语。契嵩所称幽居洞等迹,皆萃于此。盖此实南屏正面也。有泉自石罅出,汇为深池,游人称赛西湖。乾隆十六年圣驾临幸,御题曰‘小有天园’。二十七年又题半山亭曰‘胜阁”’。
北宋时为兴教室所在,元末寺圮,明洪武间重建,后改为壑庵,清初为汪之萼别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杭州,赐名“小有天园”,并作诗咏之(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一)。但乾隆皇帝对此美景仍是念念不忘。乾隆二十二年,他再次南巡,又来到此地,更是欣赏备至,“为之流连,为之倚吟”。在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二、十九,清明节,乾隆咏曰:“再游小有天园不入最深处,安知小有天。船从圣湖泊,迳自秘林穿。万卉轩春节,千峰低齐烟。明不发旋翠毕,偷暇重留连。”乾隆回到北京后,于第二年将此景仍以“小有天花板园”之名仿建于园明园
长春园内“思永齐”之东别院。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仿杭州西湖汪氏园(即清初汪之萼别墅),在思永斋东侧别院建成小有天园。思永斋七间工字大殿,为清帝园内游憩寝宫之一,殿内贮乾隆《重刻淳化阁帖》和《西洋楼铜版图》各一套。思永斋前以玉兰花著称,乾隆帝御制诗誉为:“一株香满院,万朵静迎窗” 。小有天园以叠石、喷泉为主,小巧玲珑。